发布时间:2025-01-08 07:53:31 来源: sp20250108
张慧敏 庞琳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百日咳发病数明显上升,“百日咳再现”一度登上热搜。从北京门诊情况来看,接诊的咳嗽患儿确比前期有所增多,其中一些咳嗽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被确诊为百日咳。很多家长对此感到疑惑,孩子是怎么得的病?怎样分辨百日咳与其他咳嗽的区别?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
“百日咳”当然不是指会咳足100天,而是形容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咳嗽。它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根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
典型百日咳的症状常发生于初次感染且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因我国百白破疫苗覆盖率较高,百日咳病例多见于6月龄以下婴儿,且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多,重症发生的概率也越高。婴儿百日咳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部分重症患儿可出现白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甚至百日咳脑病,有一定的猝死风险,需重点关注。
不过,百日咳并不是儿童的专属疾病,认为青少年和成人对此“免疫”其实是一种误解。
近期,除了儿童患者之外,一些青少年和成人也中招,正是因为百日咳鲍特菌可以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因接种过疫苗且免疫力较强,感染后临床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而且,成人因咳嗽就医的比率相对儿童较低,很多时候挺一挺可能就好转了,很少去深究病因。因此,青少年和成人都是百日咳的潜在重要传染源。如果家中婴幼儿未接触过照护者以外的人或到其他陌生环境就患上了百日咳,那么传染源一定是家人或照护者。
应高度警惕哪些症状
百日咳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一过性的低热,起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可仅表现为轻咳、流涕、打喷嚏等,类似于普通感冒,发病3天至4天后流涕、打喷嚏等其他症状逐渐缓解。然而,咳嗽会日渐加重,以夜间为著,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即发作时在一个呼气相出现5-10次或更多次短促痉挛性咳嗽,之后出现一次深长吸气,部分患儿在深吸气时能发出高调“鸡鸣样”尾音,之后再发生一次痉挛性咳嗽,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黏稠痰液。
痉挛性咳嗽时,患儿常出现颜面憋红、张口露舌、涕泪交流、两眼圆睁、弯腰弓背等表现;剧烈咳嗽还可导致面部和眼睑浮肿、流鼻血、结膜下出血、呕吐、脐疝或腹股沟疝等。由于剧烈咳嗽或呕吐,患儿有不同程度的体力衰竭表现,休息后可较快恢复。无咳嗽发作时,患儿活动如常,精神食欲不受影响。
新生儿或小婴儿通常哭声和咳声混合在一起,有时不能咳出痰液,但可以看到在咳嗽后有明显的咂嘴、吞咽动作,提示吞咽了咳出物。
百日咳导致的咳嗽症状一般会持续2-3个月,整个病程大致包括潜伏期、痉咳期、恢复期。痉咳期的症状最为明显,如上所述,典型的痉挛性咳嗽每次发作表现如出一辙,具有一定的刻板性。长期咳嗽会刺激咳嗽中枢形成持久的兴奋灶,使饮水进食、哭闹、运动、冷空气刺激、咽部检查、注射疼痛等其他非特异性的刺激均可引起痉挛性咳嗽发作。因此,婴儿如患上百日咳,其照护者要注意将拍背、换尿布、喂奶等操作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减少对患儿的刺激。需要提醒的是,在百日咳恢复期,若出现并发症或呼吸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可能使病情反复,再次出现痉挛性咳嗽,所以需加强健康防护,避免加重病情。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前面已经说过,百日咳的初期症状并不典型,非医学人士很难判断,因此在不明确是否感染百日咳鲍特菌时,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以明确病因。
1.咳嗽时间超过1周,且进行性加重;
2.咳嗽导致纳奶减少;
3.夜间咳嗽重,影响到睡眠;
4.咳嗽时憋气明显,有口周青紫甚至呼吸暂停表现。
对于成人而言,如有气促或呼吸困难,咳嗽时有胸痛或心脏不适,尤其有心肺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也应就医诊疗,以免引发其他病症。
另外,已确诊百日咳且门诊开具药物口服治疗的患儿,如出现以下情况,也要就医评估病情。
1.咳嗽症状加重,有频繁口周青紫表现;
2.纳奶欠佳,咳嗽间期(即未咳嗽时)精神不振;
3.呼吸急促,有喘息或呼吸困难;
4.咳嗽后呕吐明显,尿量减少;
5.咳嗽时有呼吸暂停发作;
6.<6月龄患儿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炎,或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
7.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且有黄色黏痰咳出,或出现体温波动。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将血常规结果列为0-3月龄婴儿百日咳的诊断依据之一。即凡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20×109/L)伴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60%)即可确诊百日咳。白细胞明显增高是百日咳毒素在体内累积且具有高活性的表现。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儿死亡风险高,几乎是正常儿童的10倍,白细胞计数>100×109/L是百日咳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水平呈下降趋势,故年龄较大的儿童不能以血常规的结果来确诊百日咳。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来诊断百日咳。细菌培养是百日咳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缺点是敏感性相对较低,易受多种因素(如抗菌药物使用、病程、标本质量、标本转运条件及培养方法等)的影响。血清学抗体检测主要用于患者病程后期诊断,多用于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因结果有滞后性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因此,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百日咳核酸检测,其检测敏感性高,结合临床表现可作为确诊依据。
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最有效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未接种的儿童应尽快补种。
百白破疫苗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对这3种疾病均能起到预防作用。我国自1978年实施婴幼儿计划免疫后,百日咳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儿童在3、4、5月龄完成3剂次百白破基础免疫后,再于18-24月龄期间完成1剂百白破的加强免疫。
那么,接种过百白破疫苗或得过百日咳还会再次感染吗?答案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因为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自然感染,人体均不能获得终身免疫。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中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抗体会逐年衰减。虽然全球范围内百日咳疫苗均保持着较高的接种率,但每隔3-5年就会发生一次较大流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疫苗保护效力的下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尽管百日咳疫苗不能在整个生命周期起到保护作用,但仍是婴幼儿预防百日咳最重要的措施。毕竟年龄越小,百日咳症状越重,并发症越多,发生猝死的几率就越高,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减少百日咳重症发生率。
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及成人重症百日咳的发生率较低,且一般预后良好,所以目前没有针对青少年及成人的百日咳疫苗。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在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如果家中有人患上百日咳,医生通常建议“一人得病,全家吃药”,尤其是高风险患者,如小婴儿、婴幼儿照护者、孕妇、免疫缺陷者、有基础疾病者。因为百日咳的传染性极强,容易造成家庭传播,及时用药预防可降低传染性,即使不幸被感染,早期用药也能减轻咳嗽症状。临床上,通常选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此外,由于春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等。
(作者为北京地坛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主任医师)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