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贺伟: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4-11-16 15:54:56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社 东京8月3日电 题: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作者 朱晨曦 蒋文月

  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医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黄帝内经》,将包含针灸在内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为日本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会长贺伟出生于中国北京的中医世家,自幼与针灸结缘。其父贺普仁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曾获中国中医药行业最高荣誉“国医大师”称号,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医针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中日针灸有何异同?如何用针灸在海外传播中华医道?近日,贺伟就上述问题接受了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

  日本针灸源自中国

  “黄帝受命,创制九针。”针灸发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6世纪传到日本后,逐步被纳入日本本土医疗体系。

  针灸在日本奈良、平安两朝就已十分兴盛;至安土桃山时代,日本针灸开始具有自己的特色,且出现了御园意斋、曲直濑道三等不同流派,对后世日本针灸发展影响深远。针灸在江户时代还受到德川幕府的推崇与支持。

贺伟(第一排左一)在日本开展市民养生知识普及讲座。受访者供图

  贺伟说,日本遣唐使把包含针灸在内的医学典籍带回了日本。日本平安时代医药学家丹波康赖用汉文编纂的《医心方》一书,对中医针灸在日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从19世纪末起就规定针灸执业者必须进入专门学校学习,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后方能取得资格证书。近年来,日本针灸专门学校的规模数量不断扩大,已至近百所,且大多为三年制。如今,日本的针灸教育与临床实践都趋于成熟。

  对于中日针灸手法的不同,贺伟说,“日本针灸用的针很细,扎得不深,刺激不强;而中医针灸却讲究刺激到位,这特别考验医生的自信。”正如《灵枢·终始》所云:“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日本针灸针具、治疗方法、治疗范围等都与中国传统针灸不同。“针灸在中国是医疗手段,在日本则更多被看作一种保健方式。我的诊所虽然开在日本,但保持了中医针灸的特性,以治疗为主。”据贺伟介绍,日本针灸主要起缓解疼痛、解除疲劳等保健作用,中医针灸则适用于更广泛的病症,无论是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还是瘫痪等疑难杂症,中医的疗效都值得期待。

  贺伟表示,“中医针灸既是实践医学,也是人文医学”。即不仅重视疾病,还重视患病的人。中医针灸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心脏则是统领这个小宇宙的中心。贺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判断病人的病灶深浅、病因由来,充分了解其体质、性格,确定施针部位及刺激深度。贺伟认为,以人为本、身心合一,这正体现了中医学独特的思考方式。

贺伟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市民讲座并现场为患者义治演示。受访者供图

  在日推广“贺氏火针”

  对于出身中医世家的贺伟来说,走进针灸的世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贺伟回忆道,当年有许多日本留学生到北京追随父亲学习针灸,让自己得以观察到中日针灸间的差异。“针灸的继承与传播,总是要有人做的。我从中国来到日本,只是做了自己想做也应做的事。”贺伟说。

  在日行医数十年,“贺氏针灸”的独到疗效口耳相传,慕名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疑难杂症患者,以及从日本各地甚至海外赶来的病人。与大多日本针灸师不同,贺伟从小受到中医文化的浸润,也有丰富的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储备。他深谙其父创立的“贺氏针灸三通法”,特别是在火针疗法的对日传播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火针,古称“焠刺”,是兼具针之刺激与灸之温热的中医传统疗法,因其对病患刺激强烈,对针灸医师的要求也更高,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疗法都被束之高阁。20世纪60年代起,贺伟的父亲贺普仁开始了对现代火针疗法的研究,不仅发明了“贺氏火针”针具,还参与制定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火针”的中国国家标准。由此,贺氏火针疗法被广泛用于更多临床病症,也成为中国针灸传承发展的坐标之一。

  贺普仁将自己研究的针灸治疗学体系概括为“贺氏针灸三通法”,其中“温通法”就以火针疗法为主,此外还有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和以三棱针放血为主的“强通法”。贺伟介绍,“针灸的作用根本有三,一是温通于补;二是凉通于泻;三是通调气血于气机升降。此三部曲结合各种针具特点,构成针灸治疗大法。”“病多气滞,法用三通”是“贺氏针灸三通法”最具标志性的理念。讲究“以通为本”的贺氏针灸,为今人提供了认知中医针灸的独特视角与支点,并逐渐在海外传播开来。

  贺伟表示,在他来日本之前,日本针灸师几乎没有见过火针。通过他的努力,“贺氏火针”在日本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让日本的针灸师学习火针,贺伟还专门翻译出版了“贺氏针灸三通法”的专著。

  用针灸传中华医道

  谈及为何将诊所取名为“精诚堂”,贺伟表示,其灵感来源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列的《大医精诚》篇。这篇论述中医医德的重要文献告诫医者对待医道“精勤不倦”,对待病人“大慈恻隐”。

  贺伟不仅常在日本的医科大学、针灸学校等开设中医针灸专门讲座,还将中医针灸专业书籍翻译成日文出版。此外,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思考,撰写了《治未病的针灸医学》《针灸的威力》等日文书籍,并在日本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获得日本医学界的关注。

贺伟在日本大阪开展针灸知识讲座。受访者供图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东方医学为何延续至今?为何中医没有止步于中国国内,而是在全世界开花?就是因为它‘好用’。虽然部分原理尚无法解释,但它可以被用于治疗,这一点是明确的。”对于那些对中医望而却步的患者,贺伟在“精诚堂”官网写下了这样的话。

  在贺伟看来,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其不断发展传播的法宝就在于实打实的疗效。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并认可中医针灸疗法。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已有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和中医药的诊疗方式。

  贺伟认为,如何做好中医疗效的理论阐释,以及如何提高海外大众对中医的文化性认知,这是海外中医人面临的下一步挑战。“要传播中医,绝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药方药材,更要去挖掘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

  对于中医针灸的未来发展,贺伟表示,随着针灸系统理论被进一步阐明,其中蕴含的治疗理念与哲学思想定会在未来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造福全世界更多患者。

  贺伟已在日本成立了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并出任首任会长。他希望通过讲座等形式推动中医针灸在日本的正传正用,培养更多年轻的中医针灸人才,推广中国的针灸理论与疗法。

贺伟(左一)成立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受访者供图

  行医数十年,贺伟一直坚定践行着自己的信念,“让更多的人了解针灸,让针灸充分发挥其特长,这是极其需要功夫和时间的事情。”(完)

  受访者简介:

贺伟。受访者供图

  贺伟,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级和国家级双项非遗传承人、已故“国医大师”贺普仁之子。日本中医针灸研究会创会会长,著有《抑郁是可以治好的》《防患于未然》等书。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