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08:21:25 来源: sp20250104
中新社 银川5月21日电 题:“中国魔方”的治沙奇迹:让沙漠倒退20公里
中新社 记者 李佩珊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20日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宁夏人发明的“草方格”治沙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也入选了联合国“环境保护500佳”案例,得到广泛推广。时至今日,低廉、便捷、环保的麦草方格依然是世界治沙“主角”,成为中国最早向世界输出的治沙方案。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总面积仅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沙化土地面积占到了1万多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沙地夹击,宁夏犹如嵌在沙海中的“半岛”,16个县(市、区)的181个乡(镇)曾一度受到“沙魔”的威胁。处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的中卫市沙坡头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得名沙坡头。
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中卫段,沙漠上如今泛起了绿洲。(资料图,中卫市官方供图)对乘坐包兰铁路列车的乘客而言,最难忘的莫过于在宁夏中卫市境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带来的震撼。从车窗向外眺望,两侧绿色林带郁郁葱葱,不远处的麦草方格整齐划一,向着沙漠深处延伸。
铁路横穿而过的沙坡头景区,曾吸引无数游客体验麦草方格制作过程,近日获评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被誉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顽强生长于沙漠中,诉说着中国治沙的智慧和奇迹。
治沙人在腾格里沙漠中制作麦草方格。(资料图,中卫市官方供图)1954年,为了贯通西北和华北之间的大通道,中国开始修建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的包兰铁路,沿线大多是荒漠戈壁,还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沙坡头段从高达百米的沙丘间穿过。
“治沙是世界难题,要在沙漠里建一条铁路?这不现实!”来自外国专家的质疑,贯穿着铁路修建的始终。
卵石、草席铺面,沥青拌沙……治沙初始,无数方法都被大风掩埋殆尽。一次休息途中,治沙人员用铁锹把一捆麦草插进沙子里。大风过后,其他种下的草本植物悉数被黄沙吞噬,唯独这捆麦草坚强地挺立在沙丘之上。
据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介绍,第一代治沙人发明的麦草方格是铁路通车初期最有成效的固沙方式。随着时间推移,扎了麦草方格的沙面上会形成生物结皮,沙丘将不再移动。历经四代治沙人的探索,宁夏总结的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树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确保了这条世界上首条通过高大流动沙丘的沙漠铁路的畅通无阻,也让沙漠倒退20公里,实现人进沙退。
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宁夏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与第五次监测结果相比,宁夏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230.85万亩和182.1万亩。
5月21日,位于中卫市沙坡头景区中的民宿。 中新社 记者 李佩珊 摄治沙成果之下,当地2万人在沙漠地带得以安居,宁夏也紧抓沙漠旅游这一“流量密码”,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沙漠旅游图景。
“一半是繁华、一半是沙漠”的宁夏,随着沙经济、沙产业和沙旅游的加快发展,“一半沙漠”创造出了别样的“繁华”。张雨浦表示,“在宁夏沙坡头景区,大家可以看到景观更突出的一面,这里不仅有温馨的民宿,还有五星级标准的沙漠酒店和沙漠主题度假中心。夜幕降临,游客在‘中国最美沙漠’和‘星星的故乡’可以舒适地体验沙疗、沙浴,还可仰望天空、思接千载。”(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