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2:09:24 来源: sp20241221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靳昊)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全国妇联11日在京召开发布会,围绕“推进移风易俗 治理高额彩礼”介绍相关情况。
彩礼作为我国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但是,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攀比之风悄然蔓延,使一些家庭因彩礼背上了沉重经济负担,也给婚姻稳定埋下隐患。从司法实践看,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发布会上,最高法发布了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本批典型案例聚焦共性问题,明确了处理涉彩礼纠纷的三项原则:一是明确严禁借婚姻索取财物。二是充分尊重民间习俗,以当地群众普遍认可为基础合理认定彩礼范围。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彩礼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时间、婚姻登记、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缔结婚姻这一根本目的实现上的比重,合理平衡双方当事人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同日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司法解释强调了禁止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原则,并对彩礼的范围、返还的条件、当事人的确定等予以规范。
近年来,民政部以婚俗改革为抓手,扎实开展高额彩礼等婚俗陋习治理。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介绍,2020年,民政部先后分两批确定了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指导各实验区在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治理婚俗领域不正之风、培育文明健康婚俗理念等方面探索经验、打造样板。截至2023年11月,全国共创建各类实验单位1806家。
王金华表示,各地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作用,用村规民约、家宴中心、合约食堂、红黑榜等措施,规范引导婚姻当事人抵制大操大办、随礼攀比、低俗婚闹等行为。目前,内蒙古、黑龙江、山东、四川等多地已公布彩礼、随礼等倡导性标准。
各地民政部门依托婚姻登记机关,与妇联等单位积极探索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2022年度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总数比2020年度下降43.79%。各地还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当事人分类提供婚前辅导和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服务。目前,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覆盖率已接近90%。据统计,2023年各地已提供各类婚姻家庭辅导服务300多万人次。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副部长何敏表示,全国妇联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总抓手,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引导广大家庭抵制高额彩礼,践行移风易俗。目前,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已选树各级各类最美家庭近1500万户,其中包括一批婚事新办简办、“不要彩礼要幸福”的家庭典型。各地妇联将移风易俗纳入推荐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美丽庭院等标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移风易俗群众推荐评议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移风易俗示范户”。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