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8:26:18 来源: sp20250107
作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重要技术骨干、第二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带头人、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4个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设计研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王永志生前曾说,他一生干了三件大事——参与完成“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三件事他一干就是一辈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9月13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大漠。此时的他正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的发射任务。
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内不能加注足量的燃料,致使导弹射程不够。在场专家十分焦急,想尽办法添加推进剂。
经过反复思考、严密计算,王永志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可以把燃料泄出来一部分,减少自身重量后就可以实现预计目标了。
“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还要往外泄燃料?”在场专家有不同意见。
情急之下,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开了发射现场技术总负责人钱学森的房门,充分交流后,钱学森肯定了王永志的方案。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导弹事业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王永志也在不断历练中,成长为我国新一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的领军人物。
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始终贯穿于王永志的科研工作中。“要想有创新,首先自己心里要有底,同时也要有勇气。这种勇气是出于事业心和责任感。”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和志愿。”
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开拓进取,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经过不懈攻关,神舟飞船开始了迈向太空的征程。
王永志与航天人一道,满怀信心地迎来中国首次载人飞行。2003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11年我们完全是埋头苦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王永志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王永志始终保持忘我的工作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他突发急性胰腺炎,在院治疗期间仍电话远程指挥;2007年,他已75岁高龄,被任命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组组长,对众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多次论证;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的关键时期,他突发心脏病入院手术,急救刚结束就让工作人员把材料带到病床旁边,为前方提供咨询建议……直接从事导弹火箭研制30年、载人航天工程24年,退休后也没有离开科研战线。
2010年,为表彰王永志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第46669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王永志星”。
飞天逐梦赤子心。王永志的崇高品德、科学精神和突出成就,将永远闪耀在浩瀚苍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6日 04 版)
(责编:孙红丽、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