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5:37:36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北京3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 作为新一年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政府工作报告里有着不少提神、提气、提劲的“硬招”。但细细看来,政府工作报告里也藏着“提高20元” “提高30元”等“小红包”,这些把准社会脉搏、反映民心民意的“暖招”,亦透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老人资料图。 来源:视觉中国大目标中含“关键小事”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这一目标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从经济增长到就业稳定,从粮食安全到生态环保,更多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铺展开,既是国计也是民生。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在一项项具体的部署中显得生动具体。
而在宏大的目标之外,本次政府报告中两个事关14亿国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小红包”,则显得温馨体己。
一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
“现在全国有1.7亿多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今年将最低标准提高20元,增长了19.4%,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对此表示。
“从城乡居民养老金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每人每月能领取的金额才刚满200元,再提高20元相当于上调幅度达到了10%。”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张栋指出,这基本达到过去城镇职工养老金上调较快时期的比例,上调力度相当之大。
二是,“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医保的财政补助关系到职工医保的保障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4亿,参保率在95%以上。黄守宏称,“今年继续增加基本医疗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可以改善居民医疗保障条件,促进全民健康,增强社会稳定,是一项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举措。”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专业教授王增文表示。
资料图:市民在医院门诊大厅间隔排队挂号。 中新社 记者 杨迪 摄“+50元”的自信从何而来
20元加30元,一共50元。听起来不大,但假如遇上14亿人口这个庞大基数,可谓补助与标准每提高1元,都是一个大数字。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如黄守宏所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财力下沉依旧是关键词,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
“现在的民生支出占据了财政支出的大头,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过4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说,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大民生下的 “+30元”“ +20元”折射出了民生深意,更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作为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这意味着需要更大体量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作为底牌和支撑。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说,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都有强有力支撑。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大与小、整体与部分之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目标,已被细化成具体任务、工作。“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成为一句看得见、摸得着的话。(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