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20:39:51 来源: sp20241124
“我目前在配合警方办案,稍晚才能回到本市。”某金融机构法务总监张涛(化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声音中透着疲惫。记者与张涛预约的电话采访时间也一改再改,最终推迟到3月14日凌晨进行。
除了负责日常法务工作外,张涛还是该公司消保组成员。“起初,客服部在内部会议中反馈,收到一些消费者投诉公司暴力催收,要求公司给予个人高额赔偿及免息免本金。”据张涛讲述,这之后,多部门联动核实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暴力催收、违规作业等问题。经排查,不存在上述投诉问题,于是驳回了“诉求”。
“然而,后来我们发现,上述‘诉求’在金融机构端无法得到满足后,他们会批量投诉到各大监管平台,且投诉模板类似、话术基本一致,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张涛说。
实际上,此类情况不只在一家金融机构发生,记者采访10余家机构及助贷平台发现,类似“碰瓷”式投诉已成为令各家机构深感头疼的问题,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在内的金融各条线企业,苦金融黑灰产久矣。
披着“代理维权”外衣
所谓金融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包括所谓的债务减免、代理维权、征信修复、逾期法律咨询等类型。这不仅侵害消费者隐私和财产安全,还会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更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这种‘非法代理维权’行为是有很多弊端的。”某机构消保组成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3年,同一信访人因多次重复投诉且为非理性诉求的缠访投诉,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后经机构统计,上述类型投诉约占公司正常投诉信访的30%,迫使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对信访投诉进行甄别,占用了大量解决消费者真实合理诉求的资源,严重影响了投诉处置效率。”
提及上述情况,奇富科技也表示颇为头疼,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部分客户在黑灰产组织的诱导煽动下,提出不切实际的“修复征信”“免除息费”等非理性诉求,被诱导利用歪曲事实、编造材料大量重复投诉,并一事多访,不仅大幅增加了公司的信访投诉量,也挤占了正常投诉的处理渠道,造成了投诉信访处置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工作成本。
记者通过多家机构了解到,一些披着“债务重组”“代理维权”外衣的黑灰产组织和反催收联盟,正在通过钓鱼取证、缠诉闹访、恶意投诉等手段向金融机构或助贷平台施压,以达到免息或获得高额赔偿金的目的。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也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调查。记者从某家个人债务逾期解决方案的法律咨询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主要为网贷、信用卡负债群体提供专业债务咨询服务。此类公司自称,通过了解消费者信用卡、网贷逾期情况,为消费者提供协商减免逾期罚息、债务免息分期、停止催收及起诉和减免结清方案,并收取一定咨询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咨询过上述公司后,记者接连收到多个北京市反诈中心的提示预警电话,反复提醒记者谨防上当。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陈爽爽接触过类似案件,她对记者深入阐述了其中的套路。“上述咨询公司往往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反催收’服务,收取高额服务费后向被催收的消费者提供同质化、模板化的话术,让消费者利用相关话术同金融机构进行沟通。然而,非理性诉求的缠访投诉往往不成功,此时,咨询公司会再次向消费者提出‘升级服务’,诱导消费者多次支付服务费。更有甚者,在消费者第二次找咨询公司时就已被对方拉黑。此时消费者的个人资料早已被倒卖,从此陷入其他‘反催收友商’无休止的骚扰推销电话之中。”
“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在帮助消费者,但实际上消费者不仅需要支付一笔咨询费,甚至还可能因被诱导伪造文件或公章卷入违法行为中。”张涛说。
采访调查中,记者也从公安系统获悉,3月15日,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成功破获了一起伪造证件案。年初,多家金融机构向南湖警方报案,称平台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有信贷客户可能伪造了假冒的医疗证明,借相关政策申请延期还款或减免还款。接到报案后,南湖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最终该案件在美团金融平台、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海尔消费金融、乐信等多家机构的协助下,在河南进行统一收网。从公示内容来看,涉案犯罪团伙以债务优化、债务规划为幌子进行“反催收”服务。警方查获盖有伪造印章的证件300余份。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非法代理维权、征信修复骗局等金融黑灰产呈现多发趋势,其背后隐藏的是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骗取消费者钱财等违法犯罪活动。”
打击成效初显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有关机构发布的《“非法代理维权”治理调研报告(2023)》显示,2020年以来,“非法代理维权”黑产规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目前全国有超过万家以“债务咨询”“法务咨询”为名头的公司,仅2021年成立的公司就是过去10年总和的5倍以上。根据行业人士估算,“非法代理维权”黑产造成行业机构财产损失达数百亿元级。
金融黑灰产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注意。
多地金融监管机构发文整治金融黑灰产。经梳理,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地方接连发布近20份文件。比如,原江西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警惕“代理维权”“修复征信”等陷阱,依法理性维护权益的风险提示》等。
另外,记者注意到,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也联合起来打击金融黑灰产。
例如,2022年3月份,由马上消费金融牵头,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招联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新网银行等几十家机构共同参与,成立了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达成信息共享、经验互通、行动互联等共识。2023年6月份,乐信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组织指导下,与腾讯、阿里、抖音等39家会员单位共同发起了行业自律公约,探索阻断非法代理债闹组织线上获客的途径。
如今,机构端打击成效初显。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4日,马上消费金融已经推动29个省市的公安机关受理打击非法代理维权案件332起(刑事案件61起,治安案件271起),打掉8个非法代理维权团伙;截至目前,海尔消费金融已经推动多地公安机关受理打击非法代理维权案件16起,打掉两个非法代理维权团伙;截至目前,新网银行共推动全国公安机关受理、立案黑灰产团伙案件几十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上百人,其中涉及非法代理投诉类案件占比高达50%。
从助贷平台一端来看,奇富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以来,经过投诉举报成功促使2000余条黑灰产视频下架;信也科技披露,2023年成功识别并标记超2万疑似黑灰产客户,主动向行业大数据系统反馈百余条黑灰产声纹信息,并向相关客户发送了近4000条黑灰产风险提示短信;乐信通过与多方合作,在2023年成功协助警方打击了百余起黑灰产案件,其中涉及债闹黑灰产案件19起。
仍有难题待解
“打击金融黑灰产已经成为银行、消费金融等机构的普遍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着法律制度、监管共识等多方面的难题。”在奇富科技相关负责人看来,机构目前存在的较大困境是对黑灰产定义的标准不明确。比如,一个非法代理维权事件的性质认定在一个地区达成共识,但不敢保证到其他地区被认可。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看来:“目前打击金融黑灰产存在跨区域跨领域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组织体系不健全、信息共享不畅通、交叉性风险甄别防范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等问题。另外,跨部门统筹力度不够,管控规则标准待统一,治理规则不一致。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高,隐蔽性风险源头辨识、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的挑战较大。”
多位受访者认为,遏制非法代理维权,净化金融市场环境,需要监管部门、司法部门、金融行业和消费者等多方合力共治。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建议:“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应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共建联防联治反诈数据库。同时,也需短视频平台配合加大整治力度,屏蔽非法代理维权推送广告视频,从源头治理阻断不良诱导信息传播。”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从业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智能风控预警、监控平台,对异常指标及时预警。打击金融黑灰产任重道远,仅凭一时一地之力难以开展系统性监测、打击,因此必须多方形成合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打击长效机制。
(责编:罗知之、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