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高原青青草(绿水青山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11-16 15:35:07 来源: sp20241116

  图为交巴东知在黑土滩上播撒草籽。   贡布东主摄(人民视觉)

  “护好高原青青草,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很重要的事情”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夏季草原,青草生长正盛。

  清晨,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交巴东知正带着几名志愿者走进一片小腿高的草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黑土滩,他们在这儿播下草籽。现在,交巴东知来回翻动几片草叶,仔细检查了鲜草的生长状况,他高兴地说:“长势很不错!”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得益于密布的溪流,这里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沼泽,也有宽广辽阔的湿地草原,草原占全县面积近九成。

  交巴东知今年32岁,也在草原上生活了32年。2013年,他上大学时担任志愿者,为科研团队做翻译,在和科研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黑土滩、水源地保护等生态课题。那时起,修复黑土滩的想法就一直揣在了他心里。

  黑土滩是高寒植被退化后形成的,在草甸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斑秃化。它们大小不一,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草场中,由于草地植被和土壤受到破坏,原来位于草皮下的黑褐色土壤腐殖层露出。如果放任不管,黑土滩的面积就会扩大,不仅影响水土保持,还会对当地气候造成潜在威胁。

  “黑土滩较为松软,在上面行走,有时候鞋子会陷进去。”交巴东知说。2019年,他发起成立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开始和当地牧民一起修复黑土滩。

  黑土滩修复并不复杂,但需要细致和耐心。交巴东知在湿地草原间忙碌,他轻轻拨开草皮,抓一把草籽在手里捻几下,仔细挑出合适的播种,撒上黑土、生态肥……

  “土壤微生物补充及草皮修复是一个过程,要让草长得更顺利,最重要的就是不让牛羊啃食。”交巴东知说。5年来,他和50多名志愿者奔走在一片片草场间。牧民们不仅能在播种时看到志愿者们,在后期管护中,志愿者们的身影也从未缺席。

  “后续管护更是考验。”交巴东知解释,披碱草、早熟禾等在青藏高原上种植较多,草籽播下后,往往一两个月就能长出鲜草。但鲜草太过娇嫩,牛羊如果啃食,很容易连根吃完。为此,草籽播下前,交巴东知会先和牧民们沟通,一块扎好栅栏,保护刚长出的鲜草;草籽播下后,他每个月都要返回点位,测量草地生物量等指标。

  每年春季播下草籽,到11月份左右,当年新草大多已长到1米多高,这也就意味着这片黑土滩基本修复成功,草不仅顺利长高,还能供牛羊食用。

  让交巴东知感到庆幸的是,一个人的想法逐渐变成一群人的努力,5年时间里,交巴东知和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修复了几万块黑土滩,最小的有1平方米左右,最大的接近10平方米。今年5月,玛曲县草原黑土滩治理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为掌握草原养护技巧、提升修复效率,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交巴东知多次前往青海和甘肃多地学习,接受林草部门的培训。为了治理草原沙化,他动员牧民一起跟着兰州大学师生学习在沙丘上种草的方法。交巴东知还联系到北京大学设立在玛曲尼玛镇、阿万仓镇的生态调研联系点,和志愿者们陪同师生们入户走访、研究草原,还布设红外相机观察当地自然环境变化。“高原生态更好了,我们在山上还拍到过雪豹哩!”交巴东知很是自豪。

  截至目前,协会成员累计参与环保活动上万次,这份坚持也感染了更多人。300多名省内外志愿者先后来到玛曲,和交巴东知一起在草原上捡垃圾,在黄河边做水质监测,对侵蚀沟进行填埋修复……

  一年多前,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交巴东知和同伴们建立了玛曲首曲青年人才培育基地,基地内有会议室、资料室、休息室等,为环保科普宣讲提供了场地,也为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科研人员提供落脚点。

  湛蓝天空下,交巴东知记下最近的工作任务。“护好高原青青草,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很重要的事情,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志愿活动中,我们的草原也会变得更加美丽。”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8日 1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