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人心

发布时间:2024-12-21 08:51:18 来源: sp20241221

  近期,“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在全国集中开展,各地各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举办了形式丰富的宣教活动,倡导向上向善良好风尚,把文明新风送到农村百姓身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各地区各部门把移风易俗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大力革除陈规陋习,涵养树立新风正气,展现出引领乡村精神文化风貌深刻变革的巨大决心。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乡风民俗看似日常,实则发挥着维系乡村社会和谐运转的重要纽带作用。过去一段时间,农村有的地方出现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不仅给农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支出负担,还从负面影响当地社会价值观念。破除不良风气、让人情交往回归真诚本质,成为许多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在全面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基础上,2022年8月以来,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攻坚。在专项治理行动中,各地深入摸排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方法路径,进一步完善移风易俗长效落实机制,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乡风文明焕发出清朗新气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日渐深入人心。人情债减轻了,人情味回来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满足感也更强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农村移风易俗重在常抓不懈。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以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定力持续巩固工作成效,不断将移风易俗推向深入,才让新时代文明的种子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尊重农民主体作用,坚持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是开展移风易俗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作为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关键在于走好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的方式讲清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群众中形成观念认同,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此,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挥好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奖惩机制、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措施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文化育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落后观念根本转变。例如有的地方充分利用群众身边的议事厅、群众组织等宣传阵地,以常态化的宣传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有的为村民举办红白喜事配备便民设施,通过强化民生保障消除攀比之风的生存空间;还有的深挖传统文化富矿,创新形式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滋养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是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扎实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必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为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

  (光明日报 作者:汤涵,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