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发布2023年社会责任(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10 10:01:20 来源: sp20250110

据光大银行官网消息,近日该行发布了《中国光大银行2023年社会责任(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据悉,这是该行连续第14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聚焦“环境”“社会”及“治理”领域核心内容和热点话题,系统呈现了光大银行特色履责实践。

2023年,光大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和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探寻绿色未来 描绘美丽中国图景

光大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将“绿色金融”融入全行发展战略,制定《中国光大银行绿色金融工作中期行动方案(2022-2025)》《中国光大银行绿色金融、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提升方案》,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及绿色金融中期工作目标:至2027年,绿色金融规模、服务和产品整体稳步提升,建立“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形成市场识别度高的差异化、特色化绿色金融品牌。

2023年,光大银行不断深化绿色金融服务,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在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污染防治等绿色节能领域的融资需求,助力高碳企业向低碳和零碳转型。落地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创新打造林权抵押贷款、数字信用卡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多项“首单”落地。绿色贷款余额3137.62亿元,增幅57.44%;绿色债券投资规模404.18亿元,绿色租赁业务余额173.98亿元。持续推广绿色办公举措,建设绿色低碳网点和绿色数据中心,数据显示,该行直接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

坚守金融为民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光大银行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为客户和社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打造“百亿百链百户”普惠生态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91.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8.17亿元,增速24.18%;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围绕支持种业振兴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升级“阳光兴农”品牌,涉农贷款余额4501.49亿元。坚持金融为民,用心服务客户,不断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消保工作体系,积极开展“阳光消保美好陪伴”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教育宣传触及消费者3.67亿人次。

内化ESG价值 赋能可持续未来

顶层设计方面,光大银行持续完善ESG管理体系,优化“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级的组织架构和运行程序,2023年,光大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审议听取绿色金融、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ESG相关议案共计151项;在《关于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优化“十四五”发展战略的措施》中纳入社会责任(ESG)理念与规划,并制定2024年ESG工作要点,为全行协同开展ESG工作提供具体指引,推动ESG理念全面融入管理经营。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银行风险偏好中明确ESG风险的定义和风险偏好内容,并发布《中国光大银行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政策》,将ESG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信贷业务各环节。2023年,该行ESG管理成效获广泛认可,明晟ESG评级提升为A级,被纳入恒生内地及香港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获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3福布斯中国ESG创新企业”。

关注ESG趋势 提升信息披露专业性

报告聚焦内容的实质性和披露的专业性,在满足监管披露要求基础上,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明晟ESG评级指标等国内外标准,进一步丰富了经济、治理、环境、社会等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报告显示,光大银行率先采用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IFRS S1和IFRS S2两项新准则,首次披露了在ESG管理和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方面的战略方针、管理举措、目标及进展等信息和八大高碳排行业部分企业碳排放数据,以及开展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分析,研究识别气候风险通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传统风险向金融体系的传导途径、影响范围及制定相应风险应对措施的情况。充分回应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更高要求。

此外,报告还反映出光大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赋能员工发展、创新跨境金融、投身公益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