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一线 活跃奋斗身姿(新春走基层)

发布时间:2024-12-28 05:24:44 来源: sp20241228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项目掘进班组盾构机司机马建平——

“我们要全力以赴”

本报记者  邵玉姿

2月2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的地下深处已是一派繁忙:6台盾构机在地下20米深的地方有序掘进,两条盾构隧道内的百余名工人正全神贯注地忙碌着,汗水湿透了衣衫。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是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长约81.2千米,分为北京段和河北段。其中,河北段约30千米,设站5座。当前,河北段已进入全面盾构掘进施工阶段,6台盾构机全部投入施工,平均每天累计掘进超过100米。

“项目任务重、工期紧,我们要全力以赴。”掘进班组盾构机司机马建平的老家在陕西渭南市。为了加快建设,他正月初五便返回了岗位。“春节假期,有很多工友坚守在建设一线,我想着早点回来,帮着搭把手、换个班,大家一起奋斗。”马建平说。

在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项目组,像马建平这样提前主动返岗的工人达100多名。“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让大家受益,这是我们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心愿。”项目党总支副书记薛君说。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场长杜文化——

“守住守好这片绿色”

本报记者  翟钦奇

眼下的河套大地,平整的田野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春节的喜庆装扮还没撤去,林场工人们已经纷纷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季造林期忙碌。

场长杜文化一早来到办公室,安排人员、配备机械、筹划苗木,忙得不可开交。“4月初,春季造林就要开始了。”杜文化介绍,2024年春季,林场计划实施乔木锁边的人工造林6358亩,补植补造2000亩,还要完成500亩保障性苗圃建设和300万株良种育苗任务。

“2023年,依托国家退化林修复项目,林场完成补植面积近万亩。”杜文化一边引路,一边介绍。来到林地间,一条条黑色的水管向四周延伸。“这是我们去年新建的喷灌设备,能实现对特定树种的精细化灌溉。”杜文化说。

“林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科学防沙治沙基地也将加速建设。我的愿望就是,守住守好这片绿色,让绿色防线更牢固。”杜文化对未来充满期待。

黑龙江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

“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本报记者  方  圆

春节期间,大雪覆盖村庄,大地静谧洁白。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力嘉走进一座崭新的砖房。这里是村民赵志山的家。去年洪灾时,赵志山家的房屋整体坍塌,需要重新翻建。

洪水退了之后,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展开。乡政府工作人员帮忙联系了施工队,还为老两口申请了政策性补助6万元。没过多久,老两口就看见了新房的模样,“保温板厚实,还添了室内卫生间,住着甭提多舒心了。”赵志山介绍。

可是,老伴车喜华还有担心的事。家里用的水,尽管已经达到国家标准,可总有一些水垢。这阵子,刘力嘉也一直忙活这事儿:“我们正在山上打一口深水井,过几天就要盖井房、铺管线,过段时间,咱全村都能喝上新井水。”

年前年后,赵志山两口子特别欢喜,在外地的儿女们带着孩子回到村里,举家团圆过年、其乐融融。新年住新家,祖孙三代都倍感幸福。“去年经历了很多事,多亏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大家伙的日子才好起来。新的一年,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临别,赵志山满怀期待,也信心十足。

南瑞集团研发人员金玉龙——

“我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本报记者  尹晓宇

春节假期刚过,新一轮的寒潮来袭。“越是天气状况波动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虚拟电厂技术的时候。”位于江苏南京的南瑞集团研发人员金玉龙说。

“虚拟电厂可以把零散电力负荷聚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发电厂,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金玉龙向记者解释道,“比如这几天强降温,有的地方居民用电负荷会有所增加,电网企业便可以通过虚拟电厂技术使部分商场的空调温度从26摄氏度调低到25摄氏度。这样,既不影响商场的正常经营,又保障了居民的用电需求。”

“叮!”说话间,一条信息弹出,同事告知他最新的一批数据已经上传。金玉龙马上开始操作电脑,进行数据处理。

金玉龙解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受天气影响比较明显,波动性、间歇性的特性对虚拟电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玉龙和同事设计出一个集合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混合模型,可以更好地将极端天气事件和电量电价进行匹配预测。

“如今,新能源汽车、储能项目发展迅速,这些都是虚拟电厂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我们能做的事情还很多。”金玉龙说。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张吉英——

“把更多中国文化元素融入雨伞制作”

本报记者  刘军国

2月21日,浙江省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新春开市首日,各式商品琳琅满目,不少来自全球的客商前来采购,一派火热的繁荣景象。

“去年总共卖出去约300万把伞,外贸订单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发了国内市场。”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说。

经过20多年打拼,张吉英把自己公司设计的雨伞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起8家店铺。

“借助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持续升级。”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张吉英专门设计了一把融合“一带一路”与义乌元素的雨伞,备受市场青睐。“卖出的每一把伞,做的不仅是一单生意,更是一次情谊的沟通、文化的交流。”

新的一年,张吉英也有新想法:“把更多中国文化元素融入雨伞制作,在卖伞的同时推广好中国文化。”

张吉英的愿望,代表了不少义乌小商户的心声。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会长黄昌潮也一直在通过文化用品宣介推广中国文化。

展望新的一年,黄昌潮表示:“希望义乌国际商贸城更加红火,我们的高品质商品能更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国铁路南昌局南昌供电段进贤北工区工长杨鸿源——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

本报记者  王  丹

零点刚过,一束灯光穿透迷雾,轨道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金溪湖特大桥夜晚的寂静。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供电段进贤北工区工长杨鸿源正带着工友们,对接触网设备进行检修作业。

金溪湖特大桥全长33.14公里,跨越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重要支湖金溪湖。在金溪湖特大桥上,经常会遇到候鸟。

杨鸿源和同事登上轨道车作业平台,在距离湖面38米的位置停了下来。“注意脚下安全,踩接触网支柱容易滑倒。”杨鸿源认真叮嘱杆上作业的同事,“一定要确保护鸟器安装牢固,候鸟才能有安全的栖息环境。”

杨鸿源工作的地点位于杭昌高铁黄昌段。杭昌高铁还在建设时,他就参与了预接入工作。在线路上,他总能邂逅各种漂亮的候鸟,其中很多都是珍稀物种。为此,他开始学习鸟类保护的相关知识。

在杨鸿源的带动下,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青年自发组建了候鸟保护突击队。闲暇时间,他们会在附近的军山湖候鸟保护站学习受伤候鸟紧急救治知识,也会去沿线冷井村、神埠村等地进行候鸟保护宣传。“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珍爱自然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杨鸿源说。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陶艺店店主李琰——

“我对今年的生意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王  者

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街道融汇老商铺街区,许多年轻人漫步于此,不时打卡拍照、进店购物,感受浓浓年味。

穿过小巷,一家手工艺术工作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市民胡栩坤正带着女儿胡帆学习手工陶艺制作,“孩子正放寒假,我带孩子过来逛逛,带她感受一下陶艺制作。”

工作台上,在店主李琰的细心介绍下,胡帆制备好泥料,将泥团放在陶轮上固定,一只手控制陶轮的转速,另一只手将泥料拉长,圆形的轮廓逐渐成型……

去年5月份开店营业至今,不到一年时间,李琰已经积累了不少客源。“这家小店收益前景怎么样?能不能经营下去?”开店前,李琰心里也很忐忑。

开店前,街区工作人员为李琰推荐合适店面位置。确定入驻后,街区又帮她完成店内外设计工作,融入手工工坊风格。营业后,街区邀请李琰参与统一筹划的活动,同时协助李琰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多种宣传,店铺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

进入腊月,进店消费的客流不断增长,春节假期达到每天130人左右。伴随着日益增多的消费者和营业额,李琰的信心与日俱增,“人气旺,消费足,我对今年的生意充满信心!”

广东湛江徐闻港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张金虹——

“不断提升琼州海峡通过能力”

本报记者  罗艾桦

龙年新春,记者驱车来到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了高速,沿着宽阔的进港大道,直抵徐闻港,眼前一派繁忙景象:缓缓前行的自驾游车流、满载物资的加长挂车、穿梭服务的执法人员和志愿者……

湛江徐闻港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金虹告诉记者:“琼州海峡是粤琼两省的黄金水道,我们努力克服需求激增、天气多变、运力不足等困难,不断提升琼州海峡通过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春运25天以来,徐闻港(含海安新港作业区)共完成进出港航班5997个,同比增长约14%;车辆约64.4万辆次,同比增长约8.5%;旅客约27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3%。

张金虹介绍,做好琼州海峡春运,离不开广东、海南两省特别是湛江、海口两地的倾力合作:每日定时共享船舶运力、预售票数据、气象预报和停航预警、待渡车辆数量、高速公路来车情况等各类信息,确保了预判、船舶调度的准确性和工作的精细化……

徐闻县是琼州海峡春运的关键点,近期还在服务广大旅客,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繁忙依旧。“春运仍在进行,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确保南下和北上通道的平安顺畅。”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说。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数据分析师王华——

“向好的用电数据给今年开了个好头”

本报记者  银  燕

屏幕上,一行行代码快速闪过;屏幕前,王华熟练操作,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发掘一串串数字背后的价值。她双眼紧盯屏幕,确保数据清洗和异常值处理过程没有差错。

春节假期后第一天,在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负责数据分析工作的王华就投入到电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中。“我们要检查数据中台的任务调度以及数据链路等情况,通过这些数据总结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王华说。

除了核对数据运行情况,王华和同事们还要输出一份“电力年味报告”。通过开展节日用电负荷、台区运行、行业用电等数据的抽取、清洗与分析工作,能够从电力数据角度透视春节假期用电负荷分布,回看春节期间返乡团圆时刻,见证陇原龙年开门红。

经过几天时间的忙碌,王华和同事们完成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数据分析发现,甘肃龙年春节期间日均用电量较上年增长1.72%。“向好的用电数据给今年开了个好头,相信龙年的红火才刚刚开始,我跟同事们还将持续关注节后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情况,让电力数据在电网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王华说。

青海民和县中川乡党委副书记马玉明——

“让大家住得更安心舒心”

本报记者  王  梅

2月20日,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的临时安置房里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贴着大红色的“福”字,活动板房被装饰一新,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广场上追逐玩耍。

进入腊月,民和县开始部署返乡过年群众保障工作,中川乡党委副书记马玉明也忙了起来。收集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摸底调查返乡群众情况、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

“春节期间,县里抓紧推进受损学校和房屋维修加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尽早搬入新家。”马玉明介绍,集中安置点内,医务室、消防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我们还免费发放了米面肉油,让所有受灾群众都能安心过年。”

“在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我们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大家在临时安置房中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马玉明说。

为了加快恢复重建,当地政府赶在春节前完成了危房等级评定,计划近期启动房屋重建、修缮工作。这几天,马玉明正挨家挨户做动员,有序推进新房选址工作。“选址要考虑地质灾害隐患以及耕地、环保、地下水位等各种因素。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住得更安心舒心。”马玉明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2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