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三甲医院多收患者医疗费,发现问题不能依赖家属

发布时间:2024-11-05 08:25:35 来源: sp20241105

  近日,一篇题为《名校博士自述:我是怎样查出医院多收我爸10万医疗费的》的报道在朋友圈刷屏。12月3日,安徽省医疗保障局通报称,涉事的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存在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套用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涉及违规医疗总费用21.82万元,其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8.70万元。

  报道中的诸多细节,一再印证着这次案发的偶然性。一开始,是身为老会计的患者儿子的姑妈,习惯性地要收费小票,慢慢地从小票发现端倪;然后是身为博士的患者儿子,将医院纸质发票、明细单和“住院一日清”等信息录入Excel做成面板数据,再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最后发现了波动异常的治疗项目及关联项目。

自述人姑妈做的Excel表

  然而,不是每个患者都有这么心细且聪明的家属。对于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来说,缺乏相应的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也就难以发现过度诊疗。所以,指望患者及其家属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坚持维权并曝光问题,并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反过来讲,“偶然发现”的背后会是个案吗?

  报道中还有一个细节,患者妻子曾表示,有其他ICU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争吵,说ICU多收了钱,最后退了几千块。这或许说明,类似的事情可能不是一起两起。这次通报也指出,省市联合检查组举一反三,对该院2022年4月1日—2023年5月31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延伸检查,后续将按程序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看到一只蟑螂,便立即想到清扫整个厨房,这样的倒查、彻查意识,也应该成为“规定动作”。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一再强调严查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小病大治等问题,针对这些医疗领域的顽疾,除了专项整治行动,日常监督也要更加主动。尤其是,医疗的专业门槛相对较高,在信息差和知识差的壁垒下,更加需要来自行业和管理部门的监督,同时注意更新监管手段,改进工作方法。

  比如,这位没有医学背景但受过经济学训练的博士,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而发现医疗项目异常的思路,就值得借鉴。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也明确提到,“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调度机制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卫健委、医保局等管理部门对医疗行业显然比普通人更加了解,什么样的病用什么药、该用多少,也都更有谱,只要懂得运用方法,监测起来并不难。在保护好患者隐私的前提下,相关医疗信息严格留痕,并和监管部门共享,如此既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也可增强威慑力,使得那些怀有“小心思”的人投鼠忌器。

  另外,就事后查处来说,也有必要问责到人。我国《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均规定了因过度医疗需要承担的行政责任,造成严重情节的,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去年正式施行的《医师法》也明确禁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并首次提出“终身禁业制度”。

  目前,芜湖市医保局已经启动行政处罚程序,也将线索分别移交公安、卫健部门进一步核查处理。我们期待有具体的人为此负责,给患者、给社会一个交代。(澎湃评论员 与归)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