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产业发展 “土特产”登上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4-11-24 19:45:38 来源: sp20241124

  早春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依然银装素裹,游客络绎不绝,冰天雪地之间尽显勃勃生机。

  “这道菜好吃!这是山野菜吧?”“这里的木耳不一样,有嚼劲,更新鲜!”这热闹的一幕发生在阿尔山市丽粒小磨豆腐农家菜馆。作为当地出名的“土特产”菜馆,每到旅游旺季,菜馆日接待游客最多超500人、月收入超10万元。经营者由俊丽介绍:“我的饭店主打绿色牌,游客来阿尔山不仅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还能尝到绿色的菜品。”

  用婆婆丁炸丸子、将老山芹和成馅儿……笔者在菜单上看到,菌类、野菜等随处可见的“土特产”变成盘中美味,每一道菜都选用绿色食材。

  近年来,阿尔山持续聚焦绿色产业发展,既让旅游“火”起来,也让“土特产”登上了大舞台。

  阿尔山优良的林下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质菌群的生长,产出的猴头菇、小黄菇、木耳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成为林下经济的新引擎,解开了当地群众产业振兴新密码。

  在阿尔山市白狼浩屾林产有限责任公司的育菌车间,数以万计的菌棒整齐排列,浓郁的菌香扑鼻而来。

  “我们先后建设了51栋大棚,每栋大棚亩产3000公斤,赤松茸种植让269名‘林三代’和70多名周边百姓提高了收入,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白狼浩屾林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佟金峰介绍,目前公司的种植基地里种有木耳、赤松茸等食用菌产品,公司将继续扩大赤松茸种植规模,引进深加工生产线,将初级产品深度加工处理为酱料、汤料、冻干产品等“菌家族”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依傍着奔流不息的洮儿河,阿尔山市五岔沟镇的天源冷水鱼养殖基地,在群山拱卫中宛如一处世外桃源。这里的养殖水源取自洮儿河发源地,水温长年恒定在4摄氏度左右,年可繁育孵化鱼苗21万尾,年产冷水鱼2500公斤。

  基地负责人董秀莲一边给冷水鱼喂食一边介绍,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室内养殖场2620平方米、露天养殖鱼池10亩、过冬暖棚2500平方米、住宿房间23间,“土特产”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建成了集“特色养殖、旅游观光、风味餐饮、特色住宿”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今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下发《关于学习兴安盟“土特产”培育典型案例的通知》,兴安盟委、行署确立“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中草药、卜留克、沙果等11个品种为重点的“兴安盟土特产”在产品研发、产能提升、产业增效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土特产”培育典型案例。

  持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之路,是铸就“兴安盟土特产”金字招牌的必要保障。在兴安盟突泉县东风林场文冠果基地,一排排深浅不一的树坑即将在春天迎来新的苗木。为了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突泉县把文冠果作为一项富民的“土特产”倾力打造,引进加工设备进行深加工,主要生产文冠果油、文冠果茶。

  “截至目前,突泉县栽植文冠果7.2万亩,每亩可产果200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10元计算,每亩可产生2000元左右的经济价值。采摘下来的果实一部分作为良种育苗,一部分作为原材料进行榨油。”突泉县林草局造林股股长勾慧妍介绍,文冠果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防护功能,也是今后科尔沁沙地治理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首选树种。

  在绿水青山间,一个个“土特产”产业在兴安盟多点开花,蓬勃生长——中草药产业基地达21.79万亩、产量1.46万吨,加工产品0.17万吨,实现销售额1.13亿元;卜留克产业基地达2000亩,主要生产卜留克拌饭酱、调味品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近亿元;沙果产业基地达14.55万亩,实现年产值1亿元;紫皮蒜产业基地达1万亩,黑蒜等新品已上市;食用菌产业年产干品60吨、鲜品260吨,实现销售额4000万元……

  2023年,“兴安盟土特产”迎来飞速发展。在“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等重点产业的带动下,“兴安盟土特产”产品由70余种增加到120余种,加工企业由19家发展至25家,产品加工量由1.9万吨增加至2.3万吨,产业基地由65万亩扩大至70万亩,产品总产值由10亿元增加至12亿元,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0%、销售额近4亿元,辐射带动2.38万农牧户、户均增收0.4万元以上。

  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如今的兴安盟,正聚集“五大任务”精准发力,坚持面向全国市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扎实开展“兴安盟土特产”品牌培育工程,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做好“土特产”文章,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