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09:37:38 来源: sp20241221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陈涵旸 李力可 谢樱)《经济参考报》1月18日刊发文章《以产引才 多地亮新招》。文章称,日前,《吉林省人才发展条例》公布、山东省临沂市发布《人才支撑产业发展十条措施》、雄安新区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近期,多地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等,频频亮出新招抢揽人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地充分落实以产聚才、以策纳贤等措施,让人才链真正赋能产业链,助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地发布新政抢揽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产业链发展促使人才链聚集,人才链集聚将进一步补强产业链升级,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哲向记者表示,在促产业发展中,要始终重视人才作用,做好人才引进及人才生态保障等工作。
为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多地陆续发布落户优惠、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日前,《吉林省人才发展条例》公布,其中提到,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临沂市发布的《人才支撑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中提到,为加强人才住房保障,3年内在全市筹集1万套租赁型人才公寓,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即可申请入住,3年内租金按市场价格的10%、第4年按30%、第5年按50%收取等。
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到雄安就业创业,雄安新区发布人才措施“十六条”,其中指出,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来雄安参加应聘考试免费入住“人才驿站”;入职后5年内,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硕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发放生活补贴。
“通过积极政策引导,进一步解决人才就业、职业发展、生活家庭等各项保障问题,将有助于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合理匹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吴清军表示。
“以产引才”促产业人才深度融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地通过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支持政策,充分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以产引才的目标。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产业发展派生人才需求是人力资源需求增长的基本动力。
长沙市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日前,长沙市通过举办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引入更多创新人才和技术“落户”,实现“以赛引才”的目标。
据统计,活动中,14个优质科创项目初步达成投资或落地合作意向,16位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引进意向。
“长沙是一座创新型城市,产业基础好,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均有布局,与项目发展方向很吻合,促使项目有意向在长沙签约落地。”深圳中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兴军说,他带来的项目“针对应急等领域氢能源装备的产业化”获得大赛一等奖,并现场接受了项目落户邀约书。
“经济发展使得产业从增量竞争走向存量竞争,在此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从招商引资的‘摘桃子’思维转向科创企业培育的‘种桃子’思维,而高层次双创人才是最核心的种子。”博士科技创始人、总裁倪浩在活动上表示。
成都市针对重点产业招引产业人才,开展建圈强链重点产业系列人才招引活动。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利用现有资源,围绕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链,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人才招引活动。据了解,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成都市重点支持的智能制造领域的重点企业,因科研工作的需要,积极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引进相关技术人才。
“为了能够留住人才,我们制订了‘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为博士提供了良好的待遇。”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张帆表示,公司会协助办理配偶、子女户口,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公司还为博士后科研项目提供专项科研资金支持,并积极帮助申报省市区的专项政策奖励,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产业升级呼唤人才培养跟上
人才链的集聚将激发产业新动能。同时,高端人才短缺与科技企业用人难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
“各地各部门都积极发布人才政策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可以看到,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人才引育留用的有效举措并取得成效。但是,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出现了企业部分新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罗哲说。
目前,我国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的高端科技人才布局和储备不足。《2023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才基数大但高层次人才不足。中国数字科技人才总量有12.8万人,位居第一,占全球总量的17%,但高层次人才只有0.7万人,仅占全球总量的9%。
业内专家表示,针对我国高端科技人才现状,应多措并举,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应用。
“在高端人才层面,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根本原因在于人才专业性匹配困难。人才供需链条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企业的招聘方向、院校的合作关系需要逐步完善。”张成刚认为,由于产业快速调整,教育培训系统等在短期内无法调整到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长期来看,仍需继续推进教育体系改革,推动产学研结合,适应产业的升级方向。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