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20:27:32 来源: sp20241227
本报记者 彭 江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42万亿元,环比增加2.34万亿元。与此同时,据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4月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缩减了1.8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缩减了1.87万亿元。存款“搬家”理财市场现象明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4月理财规模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市场,债券价格上涨带动理财收益提高,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手工补息被禁止等降低了存款收益,也促使投资者将存款转向投资理财,这也是理财规模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这一举措或将引起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变化,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手工补息、高息揽储行为被监管禁止,使得银行存款收益率进一步下行。今年4月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维护市场合理竞争秩序,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兴业研究相关研报显示,对银行手工补息采取严监管之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从“价”的角度来看,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存款利率的变化会使银行的负债成本率发生改变。手工补息严监管使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率下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后续来看,理财存续规模预计延续上升态势,二季度末存续规模或逼近28万亿元,2024年末或达30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短期限固收类产品有望发力。随着存款自律约束趋严和保险通道监管调整,银行理财在资产配置方面的“存款化”趋势有望缓解,信用债配置比例或触底回升。理财机构要充分发挥理财在销售渠道和资产配置方面相较于债基的比较优势,推动理财市场实现量价齐升。
专家认为,存款和理财之间的相互转化为正常现象,虽然4月份人民币存款规模减小,但目前居民和企业储蓄意愿并未出现根本性、趋势性变化,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总体上仍表现出较高的储蓄意愿以及低风险偏好的投资意向。目前银行理财主要配置是以现金管理类和债券型理财产品为主,更加追求稳健收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银行理财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康发展,银行需要合理规划设计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升客户投资体验;同时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识别,严禁虚假宣传,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优化市场跟踪、风控管理等流程制度。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