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0:15:04 来源: sp20250102
“李白”在山水之间吟诵,“崔颢”在黄鹤楼畔抒怀;布达拉宫、洪崖洞、三峡大坝、岳阳楼、东方明珠等长江流域省份地标“闪耀”夜空……
不久前,以“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为主题,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武汉拉开帷幕。艺术季期间,长江流域省份共同携手,带领人们走进“长江历史文化长卷”,感受长江文化的丰饶灿烂。
大江奔流而磅礴,文明沉厚而隽永。前段时间,在江西九江采访时,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登临琵琶亭。亭内,“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吟哦,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江面,潮平水阔,船只穿梭,“黄金水道”一派繁忙;岸边,景美如画、游人如织,绿色生态长廊“蜿蜒游动”。滔滔江水,古韵今风,让人豪情满怀、思接千载。
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经济社会大系统,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部长江文化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灌溉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度,“‘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码头砂石漫天、轮船肆意排放、水质持续恶化……如何对待母亲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强调“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守护万里长江,传承长江文化,必须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好。
一场深刻变革随着大江奔涌。破解“化工围江”,数千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实施“十年禁渔”,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恢复向好,“微笑天使”江豚频频露脸;推进岸线整治,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
今天,万里长江,万千新气象。四川都江堰,每到夜晚,天府源廊桥景区流光溢彩,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重庆奉节,打造诗词文化品牌,千年“诗城”魅力彰显;江苏苏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织就人文与经济的“双面绣”;上海崇明,执“绿”为笔,描绘“和美海岛”新篇章……随着长江生态不断改善,长江文化渗入城市肌理、融进群众生活、赋能城市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通古达今,彰显长江与时俱进的品格。“万里长江第一桥”、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一个个“第一”,标注着“有源之水常新”的开拓精神。今天,长江沿岸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茁壮成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迸发强劲发展动能。
通江达海,涵养长江开放包容的胸襟。历史的烟波里,陶瓷、丝绸、茶叶等中国产品通过长江,远销世界。今天,陆海联动、百舸争流,长江潮、中国潮、世界潮交融激荡,长江经济带日益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
由此,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新征程上,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长江文化绽放时代光芒,一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04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