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6:58:06 来源: sp20250107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国标公布,并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江苏南京实施电动自行车赋码管理,建立精准高效的全链条安全监管;7月1日施行的新版《重庆市消防条例》规定,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入夏以来,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治理实招频出。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3.5亿辆。确保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安全、规范的轨道上,事关人民福祉,事关高质量发展。
没有安全的发展是脆弱的。如今,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电动自行车已成为群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和违规使用,不仅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也存在火灾、触电等隐患。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开展全链条整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安全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抓出来、管出来的。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才能让安全的堤坝得到持续加固。今年5月23日,全国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现场劝导搬离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29.8万辆,依法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689家单位、856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立案处罚。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消防、公安、市场监管、住建、应急等部门必须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动真格纠治惩办,确保对问题单位和问题企业形成有效震慑。
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抓手。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就能有效防范安全风险。企业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是维护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也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生存发展的根基。针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引发的火灾事故,有关部门应围绕生产、销售、改装、停放、充电等各环节实施溯源调查,倒查事故原因和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既能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堵住源自生产端的安全风险,也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电动自行车存量大、分布广、使用频,存在较大的监管难度。骨头难啃也要啃,只有横下心去抓、坚定不移抓,才能走出一条安全之路。比如福建福州鼓楼区国光社区,社区、城管、物业、商家各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建起了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并由物业增派人手引导车辆停放,有效解决了乱停乱放、私拉电线等问题。从实践看,末端治理能否产生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落实执行者的意识和行动。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打造协同治理体系,才能筑起更牢固的安全防线。
发展和安全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完善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非一日之功,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发展不停步,扭住安全不放松,共同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便捷使用。为电动自行车扣紧“安全扣”,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就能增添更多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0日 05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