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1岁”了

发布时间:2024-11-25 20:31:20 来源: sp20241125

观众在参观“百万年人类史”专题展。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观众与发掘现场的考古工作者通过视频对话,感受田野考古工作的内容与魅力。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9月15日一早,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迎来了首批观众。当日,前10位入馆观众可以获得中国考古博物馆开馆一周年纪念礼物。

“感觉很荣幸。”一名幸运观众说,“我之前就来过中国考古博物馆,印象很好,这次是听说博物馆又开了新展,所以想再来看看,没想到能收到馆长亲自赠送的礼物,感觉特别开心和有意义。”

新展:探究百万年人类史

这名观众所说的“新展”是中国考古博物馆日前上新的“百万年人类史”专题展。“该展览展出的泥河湾遗址群和学堂梁子遗址,为观众理解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提供了两把关键钥匙。”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说。

泥河湾遗址群主要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主要分布于泥河湾盆地中的阳原盆地,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最重要的区域。自1965年以来,发现距今约176万年至1万年左右的遗址300余处。目前,已发掘马圈沟、马梁—后沟、许家窑—侯家窑、板井子、于家沟等一批重要遗址,记录着东亚人类176万余年的过往,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其中,马圈沟遗址发现10个层位的遗存,年代在距今约176万至132万年。累计出土近万件石器、动物化石,是早期人类在亚洲出现并演化的实证。马圈沟遗址第Ⅲ文化层还揭露出一组体现人类肢解、餐食草原猛犸象的遗存。第Ⅱ文化层揭露出草原猛犸象脚印40余个,多数脚印个体结构保存较好,尚可分辨出清晰的脚趾结构。”一名观众对展板上介绍的草原猛犸象相关遗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学堂梁子遗址是一处集古人类、古动物、石器三位一体的世界著名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目前已发现3具被命名为“郧县人”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学堂梁子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陆成秋介绍,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于1989年。1989年发现第一具头骨化石,1990年发掘出土第二具头骨化石。1990年至2008年历经5次发掘,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遗物。“2021年,学堂梁子遗址再次进行发掘,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了科学研究团队。2022年5月18日,发现了‘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

陆成秋告诉记者,“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较为完好,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和文化证据。”

刘国祥表示,中国考古博物馆有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考古成果展示,通过这两个新增的展厅,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使我们中华文明溯源序列更加完整,使广大观众能够更系统更完整地了解我们中华大地上人类发展的历史。

互动:感受田野考古魅力

自开馆以来,中国考古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致力于考古成果的普及传播并注重公众观展体验。数据显示,1年来,中国考古博物馆“每月文物上新”至今已累计更新文物文献120件(组),举办了30余场科普讲座,进行了3200余场专业讲解。

该馆还通过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裸眼3D等多角度多侧面展示文物细节,使观众自主参与,仿佛置身于古代社会,在当下的氛围中体验历史,产生情感共鸣。

“我对馆里的布置、沉浸式体验印象深刻。比如,独特的环境布置让我感觉自己置身于史前时代;我也可以在大口陶尊前,通过触摸屏幕与展示物品进行互动……这些都很有意思。”观众王月是在北京读书的一名大二学生,已经来过3次中国考古博物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在开馆1周年之际,中国考古博物馆3层演讲互动区座无虚席,观众正在等待该馆面向公众举办的首次考古工地视频连线活动。

从河南安阳殷墟洹北商城遗址宫殿区一号基址考古工地到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骨角器加工作坊考古工地,再到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手工作坊区考古工地,博古馆的现场观众与发掘现场的考古工作者通过视频对话,感受田野考古工作的内容与魅力。

“这是非常独特的体验,让我们对考古工地有了直观的感受。能和这几处遗址的考古工作者对话,感觉特别幸运。”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如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