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助推长江船舶污染治理

发布时间:2024-11-21 12:53:14 来源: sp20241121

  “我们已通过‘船E行’APP提交申请,请进行污染物接收作业。”日前,一艘货船停靠重庆市南岸区江贵建材码头,船员随即提出申请。

  只见工作人员熟练拧开码头边污水接收储存罐的阀门,储存了十来天的船舶污水顺利“上岸”。这一幕,让正在码头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的南岸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甘明感到欣慰。

  江贵建材码头位于长江重庆南岸段,多年来,大量货运船舶在此停靠作业。长江重庆南岸段河道总长51公里,光货运码头就有9个。这些码头停靠船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船舶污染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就可能影响长江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2022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长江船舶污染问题以公益诉讼立案,由最高检负责主案、沿江11省市检察机关同步办理关联案件。南岸区人民检察院在落实最高检相关部署中发现,其辖区内部分码头可能存在船舶污染问题,于是迅速展开集中巡查。

  通过实地走访,检察机关发现江贵建材码头等5处老旧码头因历史遗留原因未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长期建而未用,特别是部分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停摆”,导致靠港船舶无法移交船舶污染物,存在污水直排入江风险。

  船舶污染物处理要经过接收、转运和处置三个环节,问题出在哪里?南岸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磋商会,承办检察官甘明就此询问参会的有关行政监管部门代表。

  “港口经营许可证是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凭证,没有它,码头就无法安装使用‘船E行’数字监管平台,其接收的船舶污染物就无法正常进行转运、处置。”行政监管部门代表就相关问题一一回应。

  为了让污水处理工作先“动”起来,检察机关将问题摆出来,推动各方协调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2023年6月,南岸区人民检察院又针对整改方案可行性和整改预期效果召开听证会。

  “解决无证经营问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但应避免‘一关了之’。”听证员建议。

  听证会推动了多部门协同履职,加快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进程。不久后,经过规范化整改,无证经营多年的老码头终于“持证上岗”;在相关行政部门推动下,5家码头与污水处理公司分别签订了《污水接收清运委托服务合同》。如今,5家码头的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使用,并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流程闭环监管。

  长江船舶污染问题是区域性、行业性难题,需要统筹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统一采取行动和措施。在长江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案中,最高检加强统筹指挥,四级检察院一体履职,助推全流域联动、多部门协同治理。

  “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长江经济带11省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3.9万余件。”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涉及区域范围广、监管环节复杂、监管部门多,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深化多方协同,增强区域执法司法联动性,打好协同保护组合拳,推动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19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