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湿地生态 建设幸福河湖(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4-12-21 09:45:32 来源: sp20241221

  核心阅读

  江西南昌市拥有鄱阳湖、赣江、抚河等丰富的水系资源。多年来,南昌大力推进湿地修复、水系连通、幸福河湖建设等重点工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冬日的江西南昌,惠风和畅。

  在位于南昌市新建区的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空中万鸟翱翔,站内人头攒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人字形,真好看!”看着空中的“雁阵”,站长李建新介绍:在枯水期,大大小小的碟形湖维系着湿地生态系统,也是每年成千上万冬候鸟的栖息之地。

  碟形湖是鄱阳湖枯水期显露在洲滩之中的碟形洼地,是鄱阳湖的“湖中湖”。望着蓄满水的碟形湖,李建新心里无比踏实。

  地处鄱阳湖西南岸的南昌市,拥有鄱阳湖、赣江、抚河等丰富的水系资源,水域总面积约220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9.8%。自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南昌大力推进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绘就了一幅“水净湖清家园美、河湖环绕润豫章”的水生态画卷。

  保护修复湿地,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

  “我们保护区内有23个碟形湖,管理好碟形湖、维系好湿地生态系统、为冬候鸟留住水,是鄱阳湖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李建新介绍,在今年7月初鄱阳湖退水后,他们立即同属地新建区南矶乡一起修复了保护区内12个大型碟形湖的堤坝和闸口,“碟形湖丰水期融入通江水体,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湿地,修复一般就地取泥,对堤坝进行加高加固,每年集中修复一次”。

  此外,保护区管理局和南矶乡还通过微地形改造、减少人类活动干预等多种方式开展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得到系统改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近年来保护区内冬候鸟数量都稳定在10万—15万只之间。”李建新说。

  为了推进鄱阳湖南昌湖区水生态修复,2022年以来,南昌市重点对环鄱阳湖的乡镇集镇、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氧化塘,在枯水期开展垃圾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日常保洁巡护4000余人次,清理垃圾20余吨。

  “城在湖中、湖在城里”,南昌城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城市水环境治理是治水兴水的重要内容。

  “我们小区是老旧小区,以前下水道经常破损堵塞,一下雨路面就会积水,流到附近的河里,又黑又臭。”家住南昌市桃花河附近的居民余先生说。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泉勇介绍,过去部分老城区排水管网多为雨污“一根管”,新建城区的雨水管和污水管又存在错接、漏接、混接等问题,导致雨污不分流。2021年开始,南昌将全市建成区划分为6313个排水单元,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连通河湖水系,改善水环境质量

  走进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的寰宇万象湿地公园,只见满目葱茏,花枝摇曳。

  公园的南北两端,分别连着12.8公里长的五干渠和450公顷的艾溪湖。每天,从赣抚平原流过来的汩汩清水,一路沿着五干渠,经寰宇万象湿地公园注入艾溪湖。

  青山湖区河湖长办专职副主任李梦蝶介绍,过去,寰宇万象湿地公园就是一口大池塘,污泥淤塞,五干渠也一度出现河道淤塞变窄、废水偷排等问题,“水系不通,水体无法交换,水质就差”。

  2015年起,青山湖区着手对池塘进行清淤,拓宽原有水渠,疏浚五干渠及周边水渠河道23.4公里,建设生态护坡23.4公里,清理淤泥63万立方米,连通水系7公里,新增湿地面积3000余亩。

  黄泉勇介绍,近年来,南昌市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兴建改建水闸、疏浚河道、水底清淤等,增加青山湖、艾溪湖、南塘湖、瑶湖之间的横向连通,修建青艾连通河、玉带河东支东延段等连通河段,疏通从赣江、赣抚平原入城区内湖的水系,构建起骨干水系连通格局。同时,根据河湖水质、水位变化,科学调配水流量,提高河湖水体流动性,改善水环境质量。

  在农村,水系连通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原来,河道没有固化护坡,一下雨泥巴就被冲进河里,淤积严重。各条河之间又不通,夏季汛期生怕涨水淹了农田;冬季降水少,又没什么水用。”南昌市安义县鼎湖镇朱桥村种粮大户孙顺和提起过去,烦恼不少。

  2021年以来,鼎湖镇打通全镇水系,稳固河岸、清淤疏浚。“现在,雨季水流平缓,旱季存得住水。”孙顺和说。

  安义县共有大小河流125条,支流交叉纵横。2021年,安义县被纳入国家第二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围绕朱桥河等4条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河流,该县着力进行整治,全县开展河道护坡护岸建设96.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60.26公里,实现水系连通28.08公里。

  “南昌市已启动赣抚尾闾水系综合整治,实现抚河、清丰山溪和南昌市城区湖泊水系连通,增强河湖补水动力条件,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南昌市水利局局长杨志文介绍。

  打造滨水生态空间,形成“公园式自然走廊”

  傍晚,夕阳照在赣江开阔的江面上,波光粼粼。赣江两岸,休闲锻炼的居民惬意自在,水与城、水与人,相映成景。

  “刚跑完3公里,边跑边欣赏赣江美景,神清气爽!”在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江滩公园,沿江南北延伸约8公里的游步道建成后,每天都吸引着众多跑步爱好者,家住附近的刘先生正是其中一员。

  杨志文介绍,近年来南昌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造滨水生态空间,形成一条条集旅游休闲、水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公园式自然走廊”,让老百姓从水生态、水景观中获得幸福感。

  “前期赣江岸线生态治理阶段,相关部门全面整治了侵占河道、损毁河湖岸线等行为,拆除岸边老码头、搅拌站、砂场,封堵了20个排污口,补植南荻、芦竹等水生植物,修复水生态。”南昌市水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金扬介绍。

  秋水广场、朝阳江滩公园、渔舟湾湿地公园……如今,多个依托岸线特点和历史文化建起来的水生态景观串点成链,让赣江东西两岸、从南到北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湖生态景观带。2021年开始,南昌对赣江裘家洲和老官洲及沿线进行生态修复,与秋水广场、滕王阁、扬子洲等景点连成片。

  在南昌县,一条12公里长的雄溪河蜿蜒曲折。“我们依托雄溪河原有水系、地形地貌和流经地域特点,从北往南分别以休闲社区、城市景观、郊野生态三大主题,打造了芳湖公园、金沙公园、银湖公园等10个公园。”南昌县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程介绍。

  站在南昌县金湖管理处雄溪村一处瞭望台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湾碧水和一片片树林绿地,游步道纵横交错……改造后的景观保留了郊野原生态的特点。

  “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到2025年,南昌市域范围内将建成13条(段)幸福河湖;到2035年,建成区内基本建成幸福河湖。”杨志文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3日 15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