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业专家变语料“饲养员” 上海探索“智守”工业比重路径

发布时间:2024-12-29 21:53:00 来源: sp20241229

   中新网 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 郑莹莹)在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这一技术“利器”如何真正赋能实体经济,备受业界关注。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新近就此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可以让工业专家当语料“饲养员”,成为大模型“训练员”,推动大模型真正赋能实体经济。

  他指出,比如危险化学品行业中有很厉害的专业操作工人,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安全事故,这些人年纪渐长,即将退休,但后继人才凋零。

  沪上工业界正在尝试做这么一件事:采集部分专业操作工人的工业语料并进行标注。

  “工业专家可以成为工业大模型的‘训练员’,把大模型当‘宠物’,投喂高质量的数据,将其逐步训练出来,提高工业效率。”贺仁龙说。

  在他看来,如果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到大模型时代,人人也可成为大模型“训练员”。

  他进一步指出,行业内要形成语料的相关标准,才能围绕产业,庖丁解牛,让大模型真正走进千行百业。

  在他看来,上海有土壤可以着手进行这些“耕耘试点”。

  一方面,上海有工业底子。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工业产品曾享誉海内外,形成了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品牌。

  这些年,上海也一直强调“制造乃城市基因”,要守住制造业的一定比重。

模速空间,资料图。(模速空间 供图)

  另一方面,上海是中国目前的大模型发展热土之一。在上海徐汇区,2023年9月底,中国国内首个大模型孵化和加速载体——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揭牌,而后不到半年,就有近60家相关企业入驻。

  上海相关部门称,上海培育大模型生态成效初显,截至今年4月上旬,上海累计已有24款大模型通过相关部门备案。

  贺仁龙主张鼓励大模型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双向奔赴”。一方面,工业企业可以借此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他指出,很多大模型企业现在靠融资、并不赚钱,要鼓励大模型企业走向产业,落到实处,通过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其自身转型。(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