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6:10:08 来源: sp20241102
不久前,第十一届深圳钢琴音乐季正式落下帷幕。历时33天的音乐季,带来了钢琴大师专场音乐会,中国作品音乐会,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公益音乐会,本土优秀师生音乐会,社会艺术教育成果展演,钢琴音乐讲座,钢琴大师班(课),历史古董钢琴公益展等27场钢琴主题活动。钢琴以其独有的魅力温润了一座城,成为不少人难忘的冬日记忆。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这主要源于其受众广泛、学习者众多。当前,世界各地的音乐学校、教培机构等,几乎都开设了钢琴课程。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学习钢琴的人数超过4000万,其中以青少年居多。钢琴为何如此受欢迎?这与它辉煌的发展史,以及在音乐领域无可替代的地位密不可分。
钢琴起源于欧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数次改良,直至19世纪中期进入现代钢琴的发展阶段。纵观西方音乐史的七大时期,钢琴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音乐,诞生了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众多伟大的钢琴音乐家,钢琴艺术不断发展并得到广泛传播,为人类音乐历史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图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艺术生活。
明清时期,钢琴传入中国。20世纪初,在“学堂乐歌”的推动下,钢琴开始作为伴奏乐器进入音乐社团,一些高等院校还开设了规范的钢琴课。1934年,随着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的诞生,《花鼓》《牧童的歌》《春之旅》等相继涌现,钢琴音乐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钢琴开始逐步走向大众。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是钢琴艺术,还是钢琴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钢琴、买钢琴渐成潮流。前些年还一度出现了“钢琴热”的火爆情况:无数孩子涌入钢琴学校、培训机构或聘请私人教师;无数家长为给孩子买到心仪的钢琴、抢到热门的钢琴课煞费苦心;钢琴考级成为师生、家长茶余饭后聊天中的高频词。
钢琴之所以能够迅速普及、流行,甚至引发“钢琴热”,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原因:一是表现力强,钢琴是除管风琴外音域最广的乐器,且音色优美,富于变化,通过双手十指,能够弹奏出丰富的乐音组合,这使得其音乐表现力尤为出众,更容易感染人吸引人;二是适配度高,作为“乐器之王”,钢琴既能作为主角独奏,也可以为歌唱伴奏、为表演者协奏,与其他乐器重奏、合奏,在舞台上就是一个万能“角色”;三是入门容易,钢琴的琴键只要轻轻按下就能发出准确的音符,无需复杂的按弦、拨弦以及气息等,而且钢琴经典作品众多且传播广,使得初学者更容易上手,学习后更容易得到积极反馈;四是一学可多得,学钢琴虽然门槛不高,却是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的综合训练,除了学习乐谱、演奏技巧,还可以学习音乐知识,除了培养艺术修养、陶冶情操,还可以锻炼专注力、协调力、意志力等。
“钢琴热”让钢琴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带来了钢琴艺术前所未有的传播与普及。然而,一哄而上的“热”产生的弊病也不少。比如,部分家长盲目跟风“鸡娃”,造成许多打压天性、揠苗助长的悲剧;教培市场,钢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利欲熏心、误人子弟。学钢琴,无论是为考学、考级,还是为出名、谋利,似乎都偏离了学音乐本初的样子。试问,我们为什么学钢琴?翻看一些成名钢琴家的回忆录,很多人学钢琴的起点惊人地相似。有的是偶然在收音机、电视机上听到、看到钢琴演奏,而怦然心动,有的是路过琴房远远听到钢琴声,而陶醉其中。他们被琴声吸引,被音乐击中,才有了与钢琴更长久的缘分,才能够用琴声感染更多人,温暖更多人。还有一些人,虽然并未在钢琴事业上取得显著成绩,却因为钢琴的普及性教学而受益终身。归根结底,学钢琴、学音乐本是一个向往美、追求美、分享美的过程,是一件自娱和娱人的事,掺杂了太多功利性元素就变了味儿。
据相关从业者反馈,近两年,“钢琴热”悄然降温:一些教培机构门可罗雀,甚至人去楼空;一些人家里的钢琴开始蒙了尘。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开展的“双减”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从根本上刹住了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盲从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复兴,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民族乐器的发展与普及,家长普遍回归理性的背景下,孩子们的选择更加多元。
“钢琴热”降温,一分为二地看,虽然对钢琴的普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降温也意味着学钢琴盲目化现象得以纠正,学音乐正在回归本初的样子。
近两年,不少人都曾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快递小哥在商场偶然弹起钢琴,引来众人围观;保洁阿姨在校园里弹奏一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被网友誉为“拿拖把的校园钢琴家”。这正是钢琴的魅力,它不分年龄、职业,只要你热爱,就能在音乐中闪闪发光。
无独有偶,曾去过或路过天津市直沽地铁站的人,大概会发现这样一件趣事:从去年或今年某个时候开始,地铁站换乘必经之路的边上,多了一架钢琴。每次路过,总有不同的人在弹奏。有时是一对老夫妻,有时是父母带着孩子,有时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有时是衣冠朴素的劳动者,他们都是被钢琴吸引的乘客,关于钢琴的记忆在路过时被激活。而那些步履匆匆的路人,即便在早晚高峰,听到琴声,也总是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把目光从手机转向钢琴,享受着与音乐邂逅的美好。
钢琴艺术的灵魂在于它的音乐之美,这种美带给我们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钢琴需要普及,也理应得到重视,但是我们要更加理性地对待学钢琴、学音乐这件事。作为家长或钢琴学习者,选择学习钢琴重要的是理解钢琴艺术的内在美,学习钢琴艺术的丰富内涵,以此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达到艺术的享受。作为教育工作者,普及钢琴艺术、教授钢琴技艺,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差异化教学策略,为钢琴美育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钢琴、学音乐这件事回归本初的样子,回归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回归简单快乐的初衷,让钢琴艺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美育价值、社会价值。
(作者:胡原原,系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