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组合拳”“加减法” 稳增长强信心

发布时间:2025-01-04 07:29:54 来源: sp20250104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从9月24日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五场重磅新闻发布会密集召开,涉及10个部委和部门,聚焦的是一件事:一揽子增量政策。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这一揽子增量政策含金量怎么样?有什么特点?要解决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什么问题?对宏观调控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介绍提振资本市场的增量政策。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系统介绍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

  10月12日,财政部介绍逆周期调节的财政增量政策,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等。

  10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介绍助企帮扶增量政策,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等等。

  10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介绍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增量政策,包括四个取消、四个降低,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等等。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这一次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史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出手。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在政策的广度上面、在政策的深度上面,还是在政策的力度上面,在我国宏观调控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其实,这五场密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围绕的是一个中心,那就是落实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董煜:“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9月份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在我国宏观调控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中央及时选择了出手的时间节点去作了一次部署,实际上是对当前经济形势发出的一个总动员令。”

  经济运行到9月,中国经济形势到底出现了什么变化和问题,需要中央果断出手,决策部署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中国的经济从上半年到现在总体保持了回升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但是进入下半年之后,特别三季度以后,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国际上外需的萎缩,对我们的进出口产生了冲击,内需市场也产生波动。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比较低迷,消费增长很多地方还没有达到预期,物价长期还是低位徘徊,经济中的工业增长、利润增长受到冲击,能够感觉到市场特别是很多经营主体遇到了一些困难。”

  市场信心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怎么办?那就需要宏观调控做加法,出台新的举措,增加政策力度,逆周期去调节,去刺激,去稳增长、强信心。

  董煜:“为什么是增量政策呢?增量就是要给经济工作做加法,而这个加法的判断是基于经济形势所做出的。当时在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已经明确提了增量政策措施,也就是说中央对经济可能会发生的波动是有预见性的。在7月份的时候,实际上中央已经对增量政策有了部署。各部门根据中央的部署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

  吴萨:“政策是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研究一批,其实我们一直在研究、在储备这些政策,这么多大的政策不可能是一天之内制定出来的。”

  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率先公布,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引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等,打出了稳增长、强信心“组合拳”的第一拳。

  董煜:“通过在金融领域首先释放信号,实际上是先一步去引导预期,而金融部门在五个‘组合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关于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中要发挥好金融政策的作用,同时要为提振资本市场预期出台相应的举措。”

  只有解决问题才能扭转预期、增强信心。一揽子增量政策有着强烈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振资本市场针对的是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针对的是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针对的是国内普遍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加大助企帮扶力度,针对的是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困难,亟须各地区各部门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针对的是楼市持续偏弱,要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董煜:“所有的信心都来自于我们能不能够直面问题,只有能够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把经济的基本面弄好,才能够使各方面的信心真正得到恢复。”

  整体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是五个方面的“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助企帮扶是着眼具体经济领域,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提振资本市场是发力宏观经济领域,而这些都是围绕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因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董煜:“近年来中央对于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国内经济的问题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而这个有效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会体现在消费、投资等方面,这些就是一揽子政策最重要的着力点,我也把它称之为主攻方向。”

  消费提振,市场会繁荣,企业会活跃,居民收入就会增长,这是健康的经济循环,是增量政策的应有之义。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提出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具体包括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等。还强调发挥“两新”“两重”政策的拉动作用。在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民生领域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董煜:“‘两重’就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通过‘两重’和‘两新’,也就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去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特别是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相关补贴力度等都非常之大。”

  吴萨:“不管是‘两新’还是‘两重’,既有对当期投资和消费的直接拉动作用,更是对经济的基础和发展底盘的强化作用,是一个既兼顾当前,也利在长远的重要政策举措。”

  坚持长短结合,同时也坚持系统施策、综合集成,也是这次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突出特点。例如,助企帮扶增量政策,就是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等多部门在精准扶持经营主体发展、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要素保障、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等6个方面打出的一套系统“组合拳”。

  董煜:“每一方面的举措本身又是一个‘组合拳’,不是单个部门参与的,是多个部门把各自的政策集合在这个方面的政策当中。”

  吴萨:“这次政策‘组合拳’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体现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都要服从于这个一致性,都要为最终的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服务。”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在一系列助企帮扶增量政策中,无还本续贷政策最受企业青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这项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的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还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

  吴萨:“这是非常重要的及时雨,这次从小型企业到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往往是扩大再生产的主力军。一个中型企业只有通过扩大再生产才能成为大型企业,才会成为更先进的企业,这离不开银行的资金支持。无本续贷能够极大解决他们在扩大再生产上的后顾之忧。”

  一揽子增量政策既做加法,例如,真金白银助力股市、楼市和中小微企业,真金白银惠民生、促消费,改善居民资产状况。同时也做减法,例如,破除市场壁垒、给企业减负、给地方政府松绑。财政部推出的一项增量政策就将减轻很多地方政府的压力。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隐患。财政部宣布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地方隐性债务,这将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地方政府因此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地方债在那边,没人去化解,这就拖累了相关企业、相关金融机构。如果这时候有资金注入进去,循环就起来了,循环起来经济就起来了,最终可以在发展中把很多问题解决了。”

  一揽子增量政策涉及方方面面,系统复杂,投入巨大,既要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有利于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些都在考验我们是否有能力有底气实施好这一轮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考验我们能否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吴萨:“我觉得有很大信心,第一,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强了,这使得我们在制定政策施政的时候更有底气;第二,经济的本底物质基础好,市场规模大,回旋空间大,生产的基础性和市场广阔空间,也使得我们能够有能力去制定和实施这些政策;第三,发展到了蓄势而上的关键的阶段,使得政策的效果能够极大彰显。”

  一揽子增量政策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落实。中央要求,一揽子增量政策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为明年“十四五”顺利收官乃至“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距年底只有两个多月,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尽快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形成政策合力,让这一揽子增量政策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