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9:16:41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社 成都4月8日电 题: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用音乐敲开中国文化大门
中新社 记者 贺劭清
“每个中国汉字都有自己的特点,绝非初学者误以为的‘没有规律的图形’,在歌声中学习它们是一件有趣的事。”在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德国大学生布姝婵看来,通过音乐能更好掌握中文发音,学好中文能让同学更理解曲中深意,从而在演唱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意。
4月上旬,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在成都交流。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从经典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声声慢》,到流行乐《我的纸飞机》……4月上旬,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的成员与中国青少年一同,用一场轻松愉快的文化交流音乐会,为合唱团第十次来华交流画上圆满的句号。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系面向德国青少年开展“唱歌学中文”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布姝婵于2017年加入合唱团,此行是这位德国女孩第二次来成都交流。
“成都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这里的人们忙着工作,也忙着享受生活,就像歌曲《成都》唱的那样。”布姝婵说,在成都街头一餐馆,合唱团的伙伴们情不自禁地唱起《成都》,一旁吃饭的中国人也加入其中,大家仿佛成了这首歌曲的一部分,“真是酷极了”。
有别于布姝婵言语中透出的“新鲜劲”,德国小伙潘昊琰笑言,来成都是“回到了自己第二个家”。作为合唱团的一员,潘昊琰高中毕业后曾来四川大学留学,并作为留学生代表参与了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火炬传递。
“来中国留学前,我以为我会说一点中文,但在成都听到四川方言后,我才知道,原来我对博大的中文一无所知。”交谈中,潘昊琰已能熟练将“要得”“巴适”等四川方言与普通话“混搭”。在他看来,发音与书写是学习中文最难的地方,仅仅掌握一门语言还不足以完全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好是亲身去这个国家的街头走一走、看一看。
在上海合唱快闪、在成都学炒宫保鸡丁、在桂林支教英语,用音乐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参与成都大运会主题歌录制……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立10年来,多位团员在唱中文歌、来中国交流中一点点了解中国文化,并与中国青少年结下深厚友谊。而不少中国人也通过合唱团的故事更加了解德国音乐、德国教育以及德国青少年。
“我们不是专业的合唱团,发音不准没关系,唱歌跑调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愿意唱歌学中文,都OK。”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团长张云刚风趣幽默地说,有时候同学们排练能唱出“5个调”。合唱团第一批成员有的已读研或参加工作,但学业、工作再繁忙,他们心怀对音乐的热爱,仍会抽出时间参与合唱团每周六的排练,住得最远的学生甚至需要驱车140公里。
10年来,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的成员们唱了数十首中文歌,其中最受欢迎、演唱最多的中文歌,当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也是合唱团成立后同学们学的第一首中文歌。
“德语形容友情,会说‘所有人都坐在同一条船上’,《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友谊之歌,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才能不断前行。”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米尔曼表示,过去10年,合唱团的成员们通过歌声链接中国文化,今年4月合唱团还将在德国举办音乐会,在歌声中回顾合唱团的10年历程,也希望德中青少年的友谊能通过歌声延续下去。(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