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4:32:47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石家庄2月27日电 题:尘封2300余年,中山篆何以海外觅知音?
——专访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
作者 牛琳 俱凝搏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山篆则是开启古中山国的一把钥匙。尘封2300余年、仅1101字的中山篆,近年在中国国内引发书法新潮,亦在海外觅得众多知音。中山篆从何而来,传递着何种精神气质?它又是如何走下青铜器,在书法界“潮”卷海内外? 中新社 “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何为中山篆?
郝建文:战国时期,在燕国和赵国的包夹下,有一个鼎力并存的中山国。它位于今天河北石家庄及保定一带,是战国十二强国中唯一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鲜虞部建立的国。虽只有“方五百里”疆土,但它却以“千乘”实力比肩号称“万乘”的“战国七雄”。自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296年,中山国存续200多年,历经七代君主,两度兴亡,国运曲折,颇具传奇色彩。
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接受 中新社 专访。翟羽佳 摄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勘探了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发掘了5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2万余件。其中,铁足铜鼎、铜方壶、铜圆壶3件青铜器并称“中山三器”,因为其器身均刻有长篇铭文,共1101个字(注:不包括铜圆壶圈足铭文),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王室世系,一直颇显神秘的“战国第八雄”渐露真容。
“中山三器”上的铭文章法随势附形、排列整齐,文字纤细隽美、刚劲挺秀,被后人称为“中山篆”,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山三器”之一铜方壶,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供图中新社 记者:中山篆的出现何以改变人们对先秦文字的既有认知?为何有人称其为“中国最美古文字”?图腾般的字体传递着古人何种精神气质?
郝建文:铁足铜鼎是中山王厝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鼎身铭文数量多达469字,是中国国内已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篇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铜方壶四壁上的铭文多达450字,大意是中山王十四年,中山王命相邦司马赒择所获燕国之吉金(注:铜器)制成此壶。告诫嗣王汲取燕王子之反臣为主的教训,颂扬司马赒的忠信和伐燕的功绩,并阐明如何得贤、民附和巩固政权的道理。
铜圆壶铭文位于腹部与圈足,腹部铭文59行,计182字,圈足铭文1行,计22字。铭文是国君为父亲厝写的颂词,除歌颂先王的慈爱贤明外,还赞扬了相邦司马赒伐燕取得的战果。
“中山三器”之一铁足铜鼎。翟羽佳 摄“中山三器”铭文去其重出,尤得四百余。它是秦前古文的一支,属晋系文字,有着强烈的自我风格。秦代一统文字前,战国文字缺乏统一性,可谓争奇斗艳,但多较为质朴。这其中,瘦劲精美、体态修长、极具装饰性的中山篆,堪称中国古文字中的精品。它重心偏上,笔画直线挺劲,像一把利剑,弧线圆润遒逸,像绷紧的弓弦,整体既刚健劲挺又婀娜飘逸,像兵器,又像婀娜多姿的美女,彰显着至刚与至柔的亲和之美。
古文字不仅呈现着文化表象,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山篆美在造型,更美在气韵风骨,其笔画灵动且富有弹性,弯曲的弧度彰显了生命的力量,从中能感受到中山国绵韧顽强的精神气质。中山国诞生于乱世,屡亡屡兴,堪称战国史上的奇迹。透过中山篆,似可看到中山国人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
“中山三器”之一铜方壶。翟羽佳 摄中新社 记者:为何说中山篆烙刻着华夏礼乐制度的痕迹?
郝建文: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实行“仁政”治理国家。在历时200余年的征战融合过程中,中山国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山文化,被郭沫若先生称赞为历史上的“艺术王国”。
“中山三器”之一铜圆壶上的铭文。翟羽佳 摄“毋大而肆,毋富而骄,毋众而嚣”“忧劳邦家”“不二其心”“惟逆生祸,惟顺生福,惟德附民,惟义可张”……铭文中的诸多金句,透露出中山国人的雄心、智慧和信仰,也烙刻着华夏礼乐制度的痕迹,为研究中山国历史文化和礼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讲解中山篆。翟羽佳 摄中新社 记者:中山篆的首创者究竟是谁?关于“中山三器”铭文仍有哪些待解之谜?
郝建文:中山篆属于中山国官方的庄重字体,充满庙堂之气。它由技艺纯熟的工匠精心制作,文字字形调整了长宽比例,使其呈现出修长秀雅的体态;其结构精细巧妙,运用虫、蛇的抽象化处理,形成恰当的弯曲变形;线条曲直变换,刚劲遒逸,庄严华丽,代表了当时贵族阶层的艺术审美。
“中山三器”铭文是铸是刻?刻铭,指的是在青铜器表面用利器刻画出文字。铸铭,则是在青铜器模具上预先把文字刻(写)好,然后再制作外范、内范,后将熔化的铜水注入铸型。
目前业内有“中山三器”铭文是刻铭的说法,我认为是铸铭。因为在微距镜头下,有的铭文字口边缘有微微隆起,凹槽底部平缓圆滑,没有一丝刀刻痕。如果是刻铭的话,这显然与常理不符。并且,通过在电脑上放大图片仔细观摩,方壶上的很多铭文都有二次加工(补刻)的痕迹。有的是对整个铭文进行补刻,也有的是对铭文某一部分笔画进行补刻,补刻的线条和铸造的线条错位明显。综合分析,“中山三器”铭文应是铸铭,只是对没有铸好的个别铭文进行过补刻。
“中山三器”之一铜方壶上的铭文。翟羽佳 摄“中山三器”铭文是否全部“破译”?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懈探寻,如今绝大多数文字已有定论。比如,相邦司马赒的“赒”字,如今古文字学界则公认应该是“贾”。但个别文字尚有探讨余地。
中新社 记者:古老的中山篆如何走下青铜器,引发书法新潮?又何以在海外觅得众多知音?
郝建文:中山篆在当代的传承,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徐无闻和古文字工具书编撰大家张守中两位老先生功不可没。“中山三器”出土后,徐无闻发现三器铭文的审美价值,并辗转得到三器铭文拓片的复印件,如获至宝,临习不辍。张守中则编撰了《中山王厝器文字编》,自此,中山篆迅速传播至海内外,并得到古文字界的好评。此外,魏兵然、李凤龙、陈道义等书画家在中山篆书法或篆刻创作中取得一定成就,中山篆书法作品频频出现在各书法展览中。
如今,中山篆在中国国内拥有大批“铁粉”,既包括知名学者、书画家等,也有普通书法爱好者。尤其近年来,国内学习和临摹中山篆的爱好者众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讲解中山篆。翟羽佳 摄“中山篆热”也影响至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台湾书法篆刻家黄尝铭几十年来研习中山篆,并编著《东周中山王国器铭集成》一书。20世纪80年代,战国中山国文物在东京展出,引发日本民众对中山篆的关注。日本汉学家海村惟一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山国文字。日本人大浦舟人研习中山篆已20余载,其作品得到书法界的普遍赞誉。亦有马来西亚等国读者购买我编撰的中山篆相关书籍。
中山篆独特优美的造型艺术是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进行研究、临习与创作的主要原因,从中可欣赏到文字之美、艺术之美、文明之美。它今天依然很潮,很有生命力。(完)
受访者简介:
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受访者供图郝建文,1967年生,河北平山人。文博研究馆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曾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事田野考古26年,主持了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壁画的临摹。负责河北博物院《北朝壁画》展的大纲编写、壁画临摹和布展工作,策划《纵横有象——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等展览。组织并带领大家临摹了河北行唐清凉寺流失到大英博物馆的三菩萨壁画,摹本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全国巡展。书法作品入展中国画院、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篆书廿九品新探”。著有《战国中山三器铭文》《战国中山三器铭文图像》《壁上丹青照千秋——河北古代壁画精品赏析》等。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