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非遗技艺 讲运河故事(传承)

发布时间:2024-09-12 03:53:41 来源: sp20240912

  京杭大运河河北香河段,河畅水清,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风光旖旎。在位于运河沿岸的香河中心码头,游客人头攒动,一场表演即将上演。

  人群中,49岁的陈秋来密切注意着现场的秩序和演员状态,他向鼓手发出号令,一阵激情四射的鼓点瞬间响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头屯中幡”火热上演。

  现场,10余米高、几十斤重的色彩艳丽的中幡,在多名男青年的头顶、肩上、肘部、下巴、后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当作响,中间穿插挎鼓表演,场面十分壮观,观众掌声与喝彩不断。

  一边指挥演员们变换队形和表演动作,一边用手机拍照摄像,留存资料以便研究改进,陈秋来是河北省香河县安头屯镇人,是该镇历史悠久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中幡会的带头人,从事中幡表演、技艺传承已有30余年。

  之所以在运河边表演,是因为安头屯中幡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跟随陈秋来,步入香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件件实物、图片,讲述、追寻着中幡技艺的发展历程。

  “它始于大运河,兴于大运河。”陈秋来说,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中幡就是从运河传过来的。最早有张、刘两家船工在河中驶船,途中突遇大风,桅杆被刮倒。船工上前将桅杆扛起。待船修好后,旧的桅杆就顺手舞动,后一直演化发展至今。”

  一提起大运河和中幡,陈秋来笑声朗朗,整个人也眉飞色舞起来。“过去,安头屯镇中幡表演氛围十分浓厚。只要鼓声一响,全村人都会聚集到一块。我16岁拜师学艺,那会儿场地有限,缺少平地,大伙就下到没有水的坑底里练习;缺少幡面,大伙就用不绑幡面的竹竿练习。由于平衡性很难掌握,稍不留神,头、胳膊、脚就可能受伤,即便这样也要争着练习。”

  出于对中幡的热爱,安头屯耍幡人推动技艺在不断传承中发展、创新。目前,已形成成熟的表演动作100多个。“老虎大撅尾”“后提大晃肋”“脚踢断梁”等安头屯中幡表演中的精妙招式,令人拍掌叫绝。

  在陈秋来眼中,中幡不仅仅是一项技艺,它更是当地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图腾。“习练中幡是非常艰辛的。几十斤重的东西在下巴上、头上撞击,不下苦功夫是练不好的。但是幡一旦舞起来,精气神马上就来了。”陈秋来说,“中幡蕴含着一种协调之美、稳定之美,也寄予着安头屯人不畏艰难、永不服输的精神。”

  作为安头屯中幡会的带头人,如何把这项技艺传承好,是陈秋来经常沉思的问题。这些年,他花很多心思组建、运营表演队伍,争取全国各地演出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品味这项非遗。

  在演出间隙,他把脚步更多踏向了校园的绿茵场。“前些年,我发现中幡队员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的已经70多岁,有些青黄不接,便有了‘非遗进校园’的想法。”在地方学校的支持下,自2014年起,中幡会在香河县安头屯中心小学、香河县第十中学开设起中幡课堂,陈秋来和弟子们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学习中幡。

  安头屯中幡分为筒、面、楼三部分,由彩旗、飘带、铃铛、楼圈等共13件东西组成,通常重达10至20公斤。陈秋来带领团队,为孩子们专门制作了轻便型中幡,便于上手。在陈秋来和弟子们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耍得有模有样。

  大运河香河段全长21.7公里,上连北京通州区,下接天津武清区,作为出京第一站的香河被誉为“京畿首驿”。2022年6月,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通航,这让陈秋来燃起了新的信心和希望。“我们一定要把安头屯中幡这项民间艺术传承好,更好地留住运河乡愁,不断向来往游客讲好大运河生生不息的发展故事。”陈秋来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5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