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5:16:50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上海12月28日电 (李秋莹 周孙榆)上海铜仁路,一家饼店生意火爆,市民手机扫码支付、店铺线上订货,15平方米的小店里,一切已经数字化,只有摊煎饼还保持着“来回三下”的传统手艺。这个月,也是山东煎饼店老板黄友良和“油篓村”老乡们,闯荡上海滩的第26个年头。
舀浆、摊饼、磕蛋、加料、折叠……一套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停滞。在上海的弄堂里、街角处、办公楼下,随处能碰到摊煎饼的小店,香气弥漫引诱着无数路人。
询问来处,煎饼店主不少都来自山东一座名叫“油篓”的村庄。一张煎饼,背后藏着一则沂蒙山区“煎饼村”闯荡上海滩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线上化的普及,这些偏传统的街边煎饼店,通过外卖、团购等线上经营,线上食材采购与进货等,延长了生命周期,逐渐在上海人的“早餐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这些摊煎饼的“外乡人”,也陆续添车买房,把子女接到身边上学,在上海滩落下脚、扎了根、成了业,成为“新城市人”。
以往煎饼村的“外乡人”,在上海买房置地成为“新城市人”。樊琪 摄上海的静安寺周边,寸土寸金,能在这里盘下一个十几平方米的门面摊煎饼,让40岁的黄友良颇感自豪。
煎饼铺的柜台前,贴着黄友良的家乡介绍——山东临沂平邑县郑城镇油篓村。从20世纪开始,油篓的村民们到上海摆煎饼摊闯荡,如今,这座1400多口人的小山村,超过千人在外摊煎饼,被黄友良夸作“中华煎饼第一村”。黄友良家是“煎饼村”第一批走进上海的家庭。1996年,14岁的黄友良跟着父亲到上海卖煎饼,至今他还存有1997年办理的“暂住人口登记表”,他笑着说,这是自己在上海的第一张“身份证”。
当年,因为家庭欠账陷入困境,一家人不得已到上海求生存,父亲选择做起摊煎饼的行当,黄友良则跟着父亲后面帮工。每天凌晨两三点,父子二人就要开始一天的忙碌。摊煎饼虽然辛苦,却能赚到真金白银。三四年光景,他们不仅还清了10万元欠债,还在银行办下存款。黄友良回忆,听闻在上海摊煎饼挣钱,村里不少家庭跟着来到上海,纷纷从事摊煎饼的行当。黄友良估算,父亲教会了不下200人学会了摊煎饼,正是村里的人接踵而至,让山东煎饼在上海声名大噪,成为本地人热衷的早餐之一。
黄友良和煎饼打了26年交道,他也比很多“上海人”更熟悉这座城市。为了让煎饼更适应上海人口味,黄友良加入了本地人爱吃的甜酱,给煎饼配上各种蔬菜,再在面浆中加入黄豆、高粱、小米、绿豆等杂粮,满足上海人对营养的追求。当然,也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比如摊煎饼。刚来上海,父亲就告诫黄友良,煎饼摊得越薄越好,最好入口即化。
村民到上海闯荡,用煎饼换来家庭的吃穿用度。樊琪摄最早,黄友良每天凌晨两点就要起床,到批发市场采购食材。近年来,他尝试通过线上化工具,用美团快驴进货订购,新鲜食材每日准时送货上门,平均每天能够节省2-3小时的采购时间。此外,专业的售后服务,也不用担心食材质量问题来回“扯皮”。“省时省力,节省了进货的时间,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还没睡下一会儿就又得爬起来了。”黄友良说,如今每天凌晨5点营业,他只需要4点40分起床,可以多休息一些时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煎饼店的经营上。
除了坚守线下生意,黄友良还尝试利用外卖、团购等,为小店引流、线上化运营。比如年轻人喜欢点外卖,从前几年开始,他的煎饼店也开通了外卖,一个月能卖一万多元,占到门店营收的三分之一。在各种线上化工具帮助下,黄友良还开下分店,和妻子一人管理一个,家庭收入再次提升,一年能挣40多万元。
在上海打拼26年,黄友良不仅买了车,在老家买了房,2021年他还在上海购置下房产。16岁的儿子也被接到身边上学。黄友良一家的改变,是整个“煎饼村”的生动写照。随着时代发展,“煎饼村”的小店们,在尝到线上化经营的甜头后,纷纷借助互联网本地化平台,进行数字化订货、进货、结算,这些存活于街头巷尾的一家家煎饼小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互联网平台也通过加深与本地食材供给、餐饮商户的连接,提升源头供给效率和能力,助力餐饮门店数字化转型,推动其标准化与品质化升级,从而为本地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消费新体验。(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