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0:52:53 来源: sp20250107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近年来,财政部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加强战略任务资金保障,强化财税制度支撑,深化国际财金合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7月3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
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财政部加强和改进财政宏观调控,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运用赤字、专项债券、财政补助、贴息、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王东伟具体指出,一方面,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今年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另一方面,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积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债等工具,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
从数据看,上半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8.9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8.1%;去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全部下达地方,基本已落实到项目上;截至7月26日,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已发行1.9万亿元,将更多新基建、新产业等领域纳入专项债投向范围,专项债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倾斜;今年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截至7月24日已发行4180亿元。
“随着包括财政政策在内各项宏观政策的落实见效,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严控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加大重点领域财力支出保障
“我们注重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加大对科技、教育、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同时,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资源用于促发展、保民生。”王东伟说。
据介绍,今年的预算安排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健康四个领域的财政支出位列前四,合计占比近50%。2023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2017年提高了73.3%,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了45.4%;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
“社会保障关系群众的幸福冷暖和社会公平。近年来,财政部门优先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政策更加精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规划,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安全网’越织越密、越兜越牢。”林泽昌指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民生保障作出新的部署,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相关投入,完善相关机制。在“老有所养”上,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支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在“病有所医”上,健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支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在“劳有所得”上,加强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在“幼有所育”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税收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不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王东伟指出,在完善税收制度方面,将拓展地方税源,考虑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改革环境保护税,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
同时,将适当扩大地方税权,今后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在地方税税制要素确定,以及具体实施上赋予地方更大自主权。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也作出一系列新部署。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在收入划分方面,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在转移支付方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面,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
(本报记者 鲁元珍)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