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里长城 弘扬长城文化

发布时间:2024-12-29 20:19:47 来源: sp20241229

  嘉峪关关城内景。   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金山岭长城。   周万萍摄

  1984年四川省汶川县水磨初级中学八六级一班全体同学写给北京日报社编辑部的捐款信件。   苏文洋供图

  复兴号动车组在居庸关长城下飞驰。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中国人对于长城的爱,朴素而深沉。1984年7月5日和6日,《北京晚报》和《北京日报》分别刊登消息——为保护历史文物,加速修复长城重点地段,举办“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消息发布后,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激发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爱长城、护长城的热情,前来捐款的人络绎不绝。

  40年过去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不断进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速推进。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万里长城更加雄伟壮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磅礴力量。

  ——编  者

  

  40年,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传承保护工作不断进步

  每一份爱,都朴素而深沉

  本报记者  陈圆圆  施  芳

  “叔叔阿姨们,当我们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时,心情十分激动……希望能用我们捐献的这笔微不足道的资金给‘万里长城’增添一块砖,希望能将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修复得更加宏伟、壮观而又带有民族气息!”

  这是一封来自四川省汶川县水磨初级中学八六级一班全体同学的信,落款日期为1984年9月27日。发黄的信纸,定格下40年前一场关于长城保护的“爱心接力”。

  上世纪80年代初,苏文洋在《北京晚报》新闻部当记者,多次到八达岭长城采访。看到长城许多点位年久失修,城墙和墙基坍塌,他希望发起社会捐助活动。

  1984年7月5日,“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发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邓小平、习仲勋等领导同志为首都一些单位发起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题词,《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保护长城的热情。

  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作为北京市文物局专门设置的捐赠接待室,见证了保护长城、修复长城的拳拳之心——

  北京延庆县(现延庆区)岔道村张志有等12户农民,退还长城砖石1500多块;

  河南修武县村民陈小河在信中写道:“我捐款60元,尽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钱不多,如果买不了一块砖的话,那就在热天买点饮料,给战斗在修复长城工地上的工人们解暑,或在冬天买几副手套发给工人们,以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活动进行到第八天时,已收到20多个单位、40多人的赞助款40万元。赞助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学生、解放军战士、艺术家、个体户、退休工人、离休干部……苏文洋回忆,“光收据就开出三四箱,许多人没有留下姓名,只写着‘湖南一工人’‘北京某女生宿舍’等。”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发起于北京,遍及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天津、辽宁锦州、陕西西安、河北秦皇岛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活动组织,推动修复相应区域内的长城。到1994年,活动共收到海内外赞助款6000余万元,有关部门用赞助款修复了八达岭长城北八至北十城台、慕田峪长城三座敌楼等14处重点地段。如今,这些长城段落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讲述着保护传承中华文明的故事。

  每一份爱,都朴素而深沉。

  “几十年前,一些乡亲会捡长城砖去砌院墙盖房子。现在,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长城得到更好保护,沿线百姓也走上了致富路。”回忆往事,苏文洋感慨,“保护长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40年来,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跨越万里山川,见证时代变迁。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深度融合,长城文化内涵正被进一步挖掘,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北京石峡村办村史博物馆、开精品民宿、举办非遗活动;河北金山岭线上直播,让“杏花春雨润长城”乘“云”而来……古老长城、山间美景尽收眼底,文旅融合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饱经沧桑的万里长城,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历久弥新的万里长城,总能唤起华夏儿女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工程师张翔——

  家在长城下,长城在心中

  本报记者  宋朝军

  一架无人机缓缓飞起,从甘肃嘉峪关关城上空飞过。关城、大漠、植被……关城脚下,张翔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张翔是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一名工程师。他是嘉峪关人,大漠长城的景象早就印在心中。大学毕业后,张翔返回家乡,从事长城嘉峪关段的巡护和监测工作。

  每一次巡护,张翔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水分计、远距离裂缝观测仪、三维扫描仪、定点照片处理对比……近年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让长城监测工作更高效。

  在此基础上,张翔和同事们还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监测体系。“我们将关城进行网格化划分,精准选取点位测量。”张翔说。除了小点位,对于墙体结构的监测,张翔也有办法。他搬出三维扫描仪,对着近两人高的南敌楼调试一番,不到10分钟,其结构就能被全景扫描,还能随时预览。

  张翔觉得,巡护、监测就像给长城“做体检”,只有把监测工作做好,才能为保护修复打下基础,才能让长城更“健康”。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张朝枝——

  行程2万多公里,感受长城的厚重

  本报记者  李  纵

  “了解长城,爱上长城。当亲身走近长城、深入调研长城后,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张朝枝说,自己曾长期在中山大学从事长城保护利用和数字化传播研究工作,来到复旦大学后仍在关注、研究相关课题,对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

  近年来,张朝枝率领团队先后开展了“长城开放利用与旅游专题研究”等多个项目。2022年起,张朝枝团队承接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开展的“长城沿线博物馆、纪念馆、乡村博物馆建设与展览数字化传播”调研项目。调研期间,张朝枝及其团队足迹遍及长城沿线省份,行程2万多公里,对长城本体资源及其展示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共计10多万字的调研报告。

  “长城是一个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精神纽带,它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一代代中国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总能激发起人们的豪情壮志。”张朝枝说。

  

  香港汉华中学中文教师许文浩——

  两张照片,珍藏长城记忆

  本报记者  程  龙

  随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旭日东升、万里长城等画面相继出现……

  “长城好似一条巨龙,非常雄伟。”在香港汉华中学中文教师许文浩记忆中,他小时候,香港的电视台总会在傍晚播放国歌主题宣传片,自己对长城的最初印象就来源于此。

  1997年出生的许文浩从小就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小时候常听长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就在心里定下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目标。”许文浩说。

  两张珍藏的照片,见证了许文浩的长城情缘。第一张拍摄于2017年:一名青年站在石碑旁,石碑上书“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是大二暑假,许文浩到北京参加交流活动,第一次登上了长城。

  第二张拍摄于今年4月。还是同一块石碑,不同的是石碑旁的青年更成熟了,身边还多了一群年轻活泼的学生。这是许文浩作为学校教师代表,带领学生到内地参加文化研学活动时的留影。

  “我的成长见证着长城文化对香港青少年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许文浩说,长城激励我们爱国爱港、自立自强,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马来西亚华人林国玄——

  把长城的美,讲给更多人听

  本报记者  吴  月

  “这张照片上是我的爷爷奶奶。上世纪90年代,他们到中国探亲时在八达岭长城拍摄了这张照片。”37岁的马来西亚华人林国玄说,自己的祖籍在广东潮州,爷爷奶奶的讲述,让他从小就对长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7年起,林国玄来到中国读书。2016年,硕士毕业时,他带着来参加毕业典礼的家人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壮美的景色让一家人印象深刻。

  毕业后,林国玄决定留在中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他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创意顾问,深度参与了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课题的研究。随着对长城了解的增加,他也在不断思考讲好长城故事的方法。

  “敌楼和烽火台的首要功能分别是什么?”“长城上的砖石有哪些形状?”……这是林国玄与团队一起研发设计的八达岭长城“少年使者”项目任务手册中的内容。孩子们可以听讲解、玩游戏、做任务,在探索中加深对长城的了解。

  对林国玄而言,守护长城,弘扬长城文化,源自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我想把长城的美,讲给更多人听。”林国玄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7日 0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