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9:55:28 来源: sp20250110
登山、徒步、露营、溯溪、滑雪、马拉松……如今,户外运动成了不少人休闲放松的重要选择,且种类越来越丰富。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超1900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相关企业达20.4万家,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户外运动产业为何这么火?表面上看,随着“泛户外”概念的兴起,原来少数人的极限探险变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户外运动日趋轻量化、大众化,不断“破圈”。更深层次看,户外产业是一种体验经济,它的火热背后,是消费者对三种“和谐”体验的需要。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百万年前,人类就在大自然中生活,天为盖、地为席、花草为友;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栖身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但崇尚自然仍是本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重返户外,其实是另一种“回家”。在户外,可以在天然氧吧中吐故纳新,小到一花一叶、大至浩瀚星辰,都可以感受其中的生息奥秘,“诗与远方”有了更为生动具体的展现。
其次是人与人的和谐。今天,户外运动已经不只是一种运动,更是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交际方式之一。三两知己于湖面上泛舟,一家三口在山野间共游,一群伙伴在篝火边欢笑……在种种社交场景中,个人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在自然空间里,人们共筑了一个温馨的情感空间,在互动中感受着不断涌动的情感。
最后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户外是纯天然的“良药”:文学大家朱自清漫步在夜晚的荷塘月色中,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由;“户外达人”海明威则酷爱在河畔露营垂钓,于休闲中感受到一种充盈的专注感。可见,在大自然里,人们常常能感受到灵魂的自主与身心的自由。这正应了那句话,“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不过,户外运动带来的和谐体验中,偶尔也夹杂着不和谐的杂音。有些是不文明行为:部分游客乱丢垃圾、践踏草坪,破坏了自然环境。有些则是行业问题:少数徒步团缺乏资质、管理混乱,部分商品价格虚高、质量欠佳等。基于这些乱象,不少人也给“户外热”泼了盆冷水:如果不能走上正轨,“户外热”会不会只是一阵风,来去皆匆匆?
其实,对于一个行业来说,“野蛮生长”阶段免不了有乱象出现。但增长红利期过后,行业能否扛过低端淘汰、提质换挡的阵痛,才是从“网红”转向“长红”的关键。未来,中国户外产业还需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5部门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引导道路、水电、排污等设施向露营场地延伸,提升户外运动服务供给质量。产业发展也有了新的进步,许多国产户外企业已从代工、贴牌转向自有品牌经营,不断推出“户外+”新玩法。户外运动与研学、旅游、康养、影视、节庆会展等相结合,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
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户外就像一座桥梁,一面连着“绿山青山”,一面连着“金山银山”。随着中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户外产业的蛋糕将越做越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