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7:55:10 来源: sp20241122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居苏浙沪三地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获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浩荡古风满目在,风云吴越角根留。”4月26日,记者随中宣部“文化中国行”采访团来到历史悠久、文化繁盛的西塘古镇。
漫步西塘,仿佛进入了一幅清雅古朴的宋明画卷,肃穆的石桥,漫渺的绿波,欸乃的桨声,长长的廊棚,窄窄的弄堂,红红的灯笼。千年古镇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与人文习俗,两千多户原住民依然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据嘉善县文化学者、嘉善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文化顾问韩金梅介绍,嘉兴市用立法对古镇的文化进行全方位保护,不仅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和非遗项目,还留住了古镇的原住民。
调研为立法汇集民意
自1996年开展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来,“活着的千年古镇”成为西塘特有的名片。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特有的江南记忆,2022年,嘉兴市人大将西塘古镇保护立法列为一类立法项目。作为“家门口”的立法工作,西塘镇人大第一时间收集整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等16部从国家层面到周边地区与古镇保护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汇编成册并在镇代表联络站“代表充电吧”展陈,为代表提好立法征询建议提供参考。
随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深入推进,西塘镇人大把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前沿”。位于西塘古镇核心区域的朝南埭人大代表联络室,既是立法信息采集点,也是立法征询任务的主战场。镇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开展“古镇立法”主题活动,还开设民情茶室邀请居民“喝早茶,聊立法”。
在立法过程中,西塘镇人大围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邀请法律院系的专家教授举行立法座谈会,围绕西塘古镇保护开展立法论证工作。就重要规定、主要条款与县、镇人大代表进行研讨,并征求古镇景区原住民和商户代表的意见。因此,嘉兴市西塘古镇保护的立法过程完全立足于西塘实际,广泛听取各方建议意见,真正体现了全过程民主立法。
立法为古镇保护撑伞
保护西塘古镇是西塘人的梦想,是嘉兴人的企盼,是浙江人的心愿。2023年6月29日,嘉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嘉兴市西塘古镇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一个月后的7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并于10月1日起施行。
据悉,《条例》施行后,嘉善县立即启动了西塘古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立项申报、前期调研、资料收集等工作相继展开。
《条例》主要内容包括西塘古镇保护范围、古镇保护机构、古镇保护对象、古镇传统风貌建筑、古镇保护监督管理以及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条例》的出台为西塘古镇后续的保护、管理、传承、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留住原住民保留古风貌
西塘古镇不是一天建成的,从春秋到秦汉,从唐宋到明清,再到如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吸收、融合、积累、沉淀,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变迁,才有了今日的西塘。
西塘是江南水乡文化,又继承了农耕文化的特征,这里的原住民临水而居,靠水生活,顺日月之时,与自然为伍,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
“人们习惯于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江南风景,而西塘则是‘小桥流水老人家’。古镇古村古街区要保存下来,古老的文化要传承下去,必须要留住原住民,让世代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继续他们选择的生活。”韩金梅说,保护古镇西塘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就是坚持让古镇里的原住民留下来。有些旅游景区把原住民都赶走了,这样就失去了古镇原有的风貌,成了“小桥流水没人家”。
西塘还有一个做法与众不同,就是允许游客在送子来风桥的白墙上留言作画。韩金梅说,游客来到这风景秀美的山水佳境,心旷神怡,会有情绪表达的冲动,或感慨风景秀美,或畅发思古幽情,他们需要表达,需要释放。西塘允许游客在白墙上作画写字发“书生意气”。白墙涂抹满了,就重新刷白。据韩金梅讲,那些白墙已经粉刷过很多次,不知承载了来来往往多少游客的悲伤喜悦愤懑欣慰。
学习宣传督查助力实施
千年古镇是文化古镇,也是法治古镇,依法守护才能保证古镇文化永远延续不绝。
《条例》施行后,西塘镇人大率先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在镇代表联络站设立“法治角”,将《条例》文本在“法治角”予以公开,组织代表开展专题学习,并通过代表在群众中广泛宣传。结合《条例》10月1日起施行这个节点,西塘镇人大利用代表接待日活动,开展了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并邀请律师代表进行现场解读。
《条例》施行后,西塘镇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开展古镇景区走访活动,及时收集社区群众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意见建议。同时,定期开展督查,将走访与督查相结合,发动群众一起依法依规保护好这个“活着的千年古镇”。
(本报记者 张红兵)
(责编:王子锋、宋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