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网络执法成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最硬内核”

发布时间:2024-11-15 02:52:54 来源: sp20241115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鑫 见习记者 任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网络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设有开幕式及主论坛、11场分论坛。其中,网络执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分论坛聚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涉企侵权信息”等主题,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清朗生态、凝聚智慧力量。

  持续提升网络执法质效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坚持把维护良好营商环境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领域,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打击网络空间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惩处网上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乱象,特别是网暴伤企、算法侵权、侵害企业数据安全等违法行为。

  各级网信部门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高效办理各类破坏营商环境类案件,从线索核查、办理程序、法律法规适用、保障当事人权益等方面不断规范网络执法行为、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从“快、准、严、效”上下功夫,确保案件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适用法律准确、程序合规合法、处罚精准适当。进一步督促引导网络空间各类主体合法合规经营,防止以罚代管、过罚失当,推动营商网络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浙江将行政指导、行政检查、行政回访等柔性执法措施融入网络执法,探索打造服务型网络执法监管模式。某初创小微企业未经安全评估上线新应用,对此,浙江网信部门在案件办结后,实地指导企业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安全评估机制,有效避免一罚了之,助力企业行稳致远,该举措深受小微企业好评。这是“依法依规、有力有效、宽严相济、精准执法”原则的体现,也让网络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江苏省委网信办则组建网络执法工作专班,建立多层级网络执法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整合网络执法、网络举报以及有关涉网监管部门工作力量,加强对网上涉企侵权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同时,将网络执法与网络普法相结合,注重在执法中开展普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倡导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规范完善涉企网络侵权举报

  当前,网络日益成为企业发展、品牌建设的关键阵地,但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也时有发生。

  围绕企业遭遇网络侵权难以及时有效进行举报维权的问题,2023年8月,中央网信办印发《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明确网站平台应当重点受理处置混淆企业主体身份的仿冒性信息、不符合企业客观实际的谣言性信息、侵害企业家个人隐私的泄密性信息等6类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

  对此,广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开通“涉企侵权举报专区”,专项受理相关举报,依法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和自媒体账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重庆市委网信办积极开展打击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持续用好上市企业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快速通道,依法依规处置侵犯企业网络合法权益的虚假信息,为企业正常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依法查处各类网上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在连续两年推动“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和“自媒体”内容治理的基础上,突出强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和“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

  全国各地闻令而动。

  四川省委网信办启动“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假冒仿冒网站”“集纳企业负面信息”“操纵关联账号”“片面解读企业财务报表”等网络乱象。全省共受理涉企网络侵权类举报线索5261条,处置信息3474条,处置账号114个,关闭网站16个,切实维护367家企业合法权益。

  上海市委网信办自2024年4月起组织开展“清朗浦江·e企同行”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指导多家重点网站平台拦截清理涉企侵权信息3万余条,处置账号8751个,并通过“限时限流”“争议标记”等创新举措,推动解决涉企侵权信息处置痛点难点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目前,全国各地相继完善市场化的配套措施,探索形成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以营商网络环境“组合拳”厚植企业生存发展的丰沃土壤。北京市委网信办指导属地网站平台定期发布违规账号处置公告,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委等部门查处一批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家政策“落地感”、群众行动“认同感”不断增长。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