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20:53:05 来源: sp20241101
与会中外学者观看华服走秀。
汉学家万百安。
汉学家苏独玉。
日前,以“美国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发展”为主题的美国汉学家大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10余所美国高校的17位汉学家与中国数10所高校的百余位学者与会,展开了一场高水平的对话与思想碰撞。大家一致认为,“汉学家应当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
旧友新朋重聚中国
“时隔4年再次回到中国,见到了很多老朋友,感觉像回家一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独玉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
“在这里,中国和美国的学者都为了共同的学术事业而不断努力,我们亲如一家,好像没有距离。”苏独玉的话也是不少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来到中国的经历,苏独玉颇为感慨。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苏独玉来到中国,在南开大学一位老师的安排下前往甘肃,认识了原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民俗学家柯杨。柯杨教授建议她去研究“花儿”民歌,“我觉得我听老师的就好。”从那时起,苏独玉与“花儿”民歌结下了深深的缘分。如今,苏独玉已是国际民俗学界知名的中国民俗学专家。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高棣民也分享了他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赴中国留学的经历,他曾是多个中美历史性场合的见证者。在中国留学时,高棣民接触了很多中国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他深入了解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们的思想状态,感受当时中国社会的独特面貌和变化。回忆起当年在中国旅行的经历和在各地的见闻,高棣民感触颇多。对比1979年第一次来到青岛的见闻,高棣民感叹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并从中感受到中国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对话汉学学术前沿
近年来,汉学研究愈发受海内外学界和社会重视,成为中外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的热点。然而,在汉学研究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在为期2天的交流中,来自中美两国的学者围绕“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与传播”“文学译研与传播”“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汉学史与汉学教育研究”“中国政治与经济”等主题,不仅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探讨汉学与汉学研究的交汇点,也对当前汉学界和汉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以期共促全球汉学与中国学发展。
汉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对中国形象开展解读并构建各自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但对研究者来说,精准把握研究主题和时间背景、做好对比研究至关重要,汉学研究尤其离不开对历史脉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了解,否则容易出现误读,造成以讹传讹的学术笑柄。这一点是不少与会中美学者共同的心声。
美国范德堡大学历史系亚洲研究副教授龙沛是知名汉学家郝若贝的高足,他的汉学生涯始于对汉字、武术和《孙子兵法》的兴趣。本科时,他就开始学习文言文,并翻译了《孙子兵法》。硕士期间,他学习了其他一些外语,攻读博士学位时,又回到汉语、文言文和日语。如今,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10—11世纪历史、中国火器、武术和电影等内容。尽管他的研究领域在汉学界略显“冷门”,但他开设的课程在学期开始时总是满座,在他看来,这体现出“人们对中国的兴趣如此之大”。
龙沛表示,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优势在于他们往往能够有更多新的视角,提出很多中国学者关注较少的问题。但同时他也强调,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存在疏漏。
以“李约瑟难题”为切入点,龙沛从多个角度分析、讨论了这一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火药发明作为基础,欧洲现代化可能就不会发生,或者发展会大不相同。”龙沛总结。在龙沛看来,西方历史学家常常通过欧洲的视角来评判中国的历史,而忽视了中国自身的复杂性,同时认为其他文化对欧洲现代化没有贡献,这也是“李约瑟难题”提出并引起反响的原因。
贡献更多汉学力量
对与会学者来说,除了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精进,他们同样期待见证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世界文明交流对话贡献更多力量。
从曾经民俗学研究在中国闻者寥寥无人问津,到如今众多高校设立相关学位或博士点;从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有介绍信或证明,到开放自由行和如今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一个个曾深受贫穷所困的村庄,到如今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幸福起来……苏独玉向记者分享了她眼中40余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作为民俗学的研究者,苏独玉对中国的景观剧兴趣十足。在她看来,作为地方音乐舞蹈戏剧的一种新形式,景观剧巧妙将地方特色、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在实地演绎中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多彩风貌。通过音乐、舞蹈、叙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景观剧不仅成为大众文化体验的新热点,更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承的载体。苏独玉认为,景观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在过去的20年里迅速成长,充分展现了地方的独特魅力与文化精髓,也折射出了中国表演艺术的发展。
“以我所从事的民俗学研究来看,经过40余年的努力,如今的中国有很多学者关注民俗学内容,在研究方法和理论等方面不断深入交流。我很高兴看到如今的中国正有越来越多人关注非遗、民歌等。”苏独玉说。
而在美国瓦萨学院和武汉大学讲席教授万百安看来,汉学家和汉学研究肩负着更多的使命。万百安是知名的中国哲学学者,同时也是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美国汉学家理事会的召集人。他喜欢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坚信“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因为交流使得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找到彼此文化的价值”。
“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就是强调和认识到文化传统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并通过对话来增进理解。世界上许多紧张和冲突的根源往往在于无知和对他人的误解。”万百安说。
(本文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