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09:48:42 来源: sp20241109
“流量刷子”有多猖獗?近日,央视曝光了一刷单控评犯罪团伙,组织20多万刷手,给9万多商家刷好评,涉案资金流水高达40亿。该特大刷单团伙分工明确,有推广招商团队、三个等级的刷手、客服人员等。目前,涉案3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刷单兼职,日赚百元”“足不出户,月入过万”“动动手指,轻松赚钱”……很多人都见过这类故弄玄虚的小广告,以“网赚”“躺赚”为噱头,刷单看似一桩“无本万利”的买卖,实则很可能只是“躺枪”的前奏: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不必多说,稍不留神,就会莫名成为骗、黄、赌、毒等黑色产业链的帮凶。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造假是不折不扣的“公害”。《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2021年6月,最高法明确,“刷单炒信”是网络黑灰产的一部分。近年来,严厉打击“刷单炒信”始终是监管部门全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不过,从新近披露的案例来看,“刷单水军”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趋势,不仅涉案金额巨大,参与人数也动辄成千上万。这种变化,与“刷单”方式的演变不无关系——早期的刷单大多采用代理IP,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身份认证和人脸识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纯依靠机器刷量已步入穷途末路,“人肉刷量”因此日渐成为主力。更有甚者,搭建起刷量平台,上游是被平台“圈养”起来的挂机用户,下游负责对接需求方,批量完成点赞、投票、增粉等各种各样的任务。
“刷单水军”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虽然网络平台对挂机刷量深恶痛绝,但却往往力有不逮。究其原因,网络平台只能针对数据异常、疑似刷单的账号进行处理,很难精准布控、防患于未然。面对集团化作案的“刷单水军”,加大打击力度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为了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有必要加强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沟通协调,构建起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从维护市场秩序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让“套路”无路可走 ,才能让水军无所遁形,使心存侥幸者明白一个道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斩断刷单产业链的同时,有必要惩处那些热衷于流量造假的“买家”——法治化的市场环境中,容不得任何虚假的流量与好评,那些沉湎于虚假繁荣的不良商家,该醒醒了!
(责编:赵春晓、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