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22:09:51 来源: sp20241124
学者孙郁在评述吕振的散文集《师门问学二十年》时写道:“学人们因为以知识与思想为业,承载着跨时空的精神遗产,且是这遗产的阐释者和继承者,会与各类思想相遇。……从他几代学生的文字里可以感到,现代文学里的清洁精神对于治学者的影响是大的,以至于在今天变为特殊的学林传统。”这说明,吕振的这部散文集在文脉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冯光廉与吕振两代学人跨越障碍和限制,催生出“新的智慧之树”,这不仅让治学作文之道薪火相传,而且还让传统文脉在当下获得现代传承并得以发扬光大。
作为长期从事大学文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冯光廉把文学研究和教育视为自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具有鲁迅所说的那种历史“中间物”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主体意识,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早在王富仁担任中学教师时,冯光廉就发现了他在鲁迅研究方面的优长之处,曾让王富仁在中学语文培训班上讲解自己的鲁迅研究。王富仁在获得学界赞许后依然尊称冯先生为“老师”,其中无不包含着对冯老师知遇之恩的感念。谭桂林作为冯先生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他在回忆性文章中曾经深情地写道:“冯先生这么多年来一直像父亲一样关怀着我,指点着我,为我的点点滴滴成绩而高兴。”正是基于对自我教师身份的确认,冯先生在教书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并由此获得了学生的爱戴。他教过的学生把他的论文整理出版,或以散文笔法记录下他像春雨一般滋润学生心田的过程。品读《师门问学二十年》,我们切实地感知到,当老师无私地播撒下阳光雨露时,学生也会以寸草之心回报三春之晖。
《师门问学二十年》以散文的笔法表现出作者20年来师门问学的点滴经历。吕振溯流而上,追忆那些不为人知的师生故事,评述冯先生学术研究的特色,附录部分展现了冯先生学术人生的整体风貌。这种散点透视的写作方法,在看似漫不经心的铺排中凸显师生之间的动人故事。吕振曾坦言道:“我欣赏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那样的文章风格,像糖葫芦串一样一件事一件事地娓娓道来,平实温暖、生动传神、真情四溢。”通读《师门问学二十年》便会发现,作者何尝不是把自我与冯先生的师生情谊“一件事一件事”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从“初识吾师”到“登门求教”,从“四年亲炙”到“廿年问学”,作者把跨越20来年的师生交往的历史呈现给读者,情之深、意之切,无不让人动容。《师门问学二十年》所体现的正是那种秉承优秀传统教育文脉、克服人心浮躁,在平淡世俗生活中依然坚忍不拔的力量。
在梳理自我情感和思想的基础上,吕振注重书写那些带有自我深刻记忆的故事,并且追求融通与出新。作者把冯先生视为“唤醒我灵魂的人”,隐含了他对传统文脉进行传承与发扬的文化自觉。作者正是在灵魂被唤醒之后开启了文化自觉之旅。《师门问学二十年》的缘起来自作者阅读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并由此对代际文化传承产生无限向往之情。作者正是在这种文化自觉的引导下,将自己与冯先生的文脉传承视为对现代教育中经典师生关系的积极回应。如作者透过颜仲的画作,把自我与冯光廉的师生情谊置于历史的坐标,确立鲁迅和刘岘、刘岘与颜仲、刘岘与冯光廉之间的师生情谊。这种跨越了时空的师生情谊,恰是传统文脉绵延向前的一种真实写照。尤其值得赞许的是,作者把这种意象用平实且不乏诗化的语言表现出来。如作者把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比喻为“像一条大河滋养着两岸的庄稼,庄稼因河水而茁壮成长,但大河从来没有喧嚣,也不希冀庄稼的回报,它只是平静地流淌着、奉献着,日夜不息”。作者把师生情谊比喻成“和缓的流水”,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回应了作者的所思所想——传统文脉恰如流水一样,在一代代的传承与光大中获得诗意的呈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重视“立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对于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怎样代代传承下来的,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脉络究竟是怎样得到延续的,人们对此关注得还不够。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托教育,尤其是那种言传身教、久久为功的终身教育。私塾或书院等传统教育形式曾经在文化传承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兴起,师生之间的那种紧密关系有所松散,呈现出散点发展的态势,这固然为学生走出教师所划定的疆域提供可能性,但也让师生之间的内在文脉传承不再清晰。这种情形尽管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兴起有所缓解,但在本科教育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破解。《师门问学二十年》则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答案,那就是要让传统教育中所凸显的“传道授业解惑”贯穿于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进而让代际文化传承得以有效实现。吕振在大学时期,因为被冯先生的讲座所吸引而主动与冯先生建立联系,不仅开启大学四年的师生交往历程,而且还将这份情谊贯穿在此后工作和学习的整个过程,以至于“这么多年师生之间一直密切联系,互相深度参与对方的生活”。对于作者来说,冯先生成为学生心中的灯,让学生觉得温暖踏实,“就敢大步流星往前闯”。对于冯先生来说,吕振则由他的学生逐渐地成为合作者,并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将他的学术精神发扬光大。师生二人的交往,正是传统文脉仍然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清晰可辨的佐证。
“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作者的这种清醒认知使得他获得了精神的滋养、心灵的从容,“日子缓缓流淌,我和先生的情谊也一直在延续着,并且更加醇厚,更加浓烈”。我们期待着,作者以《师门问学二十年》为起点,将这种师生情谊变得更加醇厚和浓烈,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辨认出传统文脉在代际传承与光大中指向未来,从而为后人留下一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传统文脉在坚守者的身与心、学与道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并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续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师门问学二十年》恰是值得推介的一部饱含着真情的作品。
(作者:李宗刚,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