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雪+”迈向万亿级产业

发布时间:2024-12-22 00:52:51 来源: sp20241222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国因地制宜布局冰雪产业,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性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冰雪经济持续升温。根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冰雪+”迈向万亿级产业

  目前,我国冰雪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魏国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近年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产业快速兴起,冰雪经济热度提升。发展冰雪经济有助于拉动有效投资,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冰雪经济能架起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桥梁,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发展冰雪经济还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等产业能助力农牧民就业增收,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冰雪经济相关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增强。一是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冰雪产业政策体系在北京冬奥会周期进一步加快构建,《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政策文件先后出台,明确冰雪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二是深度融入户外运动产业政策体系。根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冰雪运动深入实施“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以京津冀为核心发展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南方地区为协同发展区域,形成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顺时应势优化细化支持政策,例如在优化冰雪运动设施布局方面,提出围绕季节性消费需求,建设可移动式冰场等户外临时性冰雪运动设施。

  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大趋势下,支持政策推动“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体目标。冰雪经济投资强度加大,《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冰雪旅游重资产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元。冰雪产业朝着万亿级产业迈进。根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预计,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达到7200亿元。冰雪经济区域协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在京津冀、东北、西北等地区重点发展,冰雪服务等在南方迎来机遇,冰雪经济的空间限制正被打破。

  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融合发展不断推进。近期,冰雪旅游在哈尔滨等地大热,结合冰灯、雾凇、冬捕、民俗等,东北地区不断完善“冰雪+”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冰雪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冰雪旅游实现爆发式增长。内蒙古围绕“冰雪+赛事”“冰雪+自驾”“冰雪+露营”等主题拓展冰雪产品和服务。河北省张家口市丰富“冰雪+”模式场景,打造“冰雪+温泉”“冰雪+演艺”“冰雪+民宿”等多样化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群众性冰雪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冰雪嘉年华等活动精彩纷呈。2020年至2021年冰雪季,全国184个地级市总共开展了超过1200场次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近1亿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日前启动,各地围绕“欢乐冰雪 共创未来”的主题,开展惠民便民的冰雪赛事活动,初步统计赛事活动约2000项。

  总体来看,冰雪经济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特征日益明显。一方面,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冰雪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产业链延长,能更好满足群众更多元化的冰雪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供给质量进一步增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等的示范效应持续释放,引领各地和各类经营主体优化相关设施及服务。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改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产品和服务体验。

  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展冰雪经济有什么特点?

  唐承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冷资源”成“热产业”,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具备自身特色的冰雪经济。

  东北地区凭借优良的冰雪资源禀赋、广阔的冰雪客源市场等,多措并举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东北地区是全国冰雪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通过产业规划引领、政策体系搭建、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等,以冰雪运动、节事活动等丰富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市场。随着冰雪旅游等热度不断提升,也带动了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

  例如,黑龙江省打造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度假区等旅游项目,推进文旅融合,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出一批兼具冰雪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冰雪项目和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期间,黑龙江省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吉林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打造“万亿级”大旅游产业的重要引擎,松花湖、北大湖、长白山滑雪度假区接待量居全国前列。辽宁省着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产业,其滑雪场覆盖全省各地级市,发展壮大“辽中南冰雪温泉精品旅游带”,打造以冰雪、温泉、年俗等为载体的冰雪赛事和旅游项目。在冰雪装备制造方面,黑龙江省计划到2025年冰雪装备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哈尔滨市已初步形成以冰刀、雪板、冰壶为主的冰雪运动装备体系和以索道、魔毯、造雪制冰设备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体系,等等。

  在东北振兴战略和冬奥会效应的双重推动下,一批冰雪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得以落地,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产业链不断完善,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驱动、客源市场拉动、区域协同发展合力推动下,华北地区冰雪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华北地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较强,拥有大量冰雪运动爱好者,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和客源市场。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在北京冬奥会相关政策驱动下,建设了一批国际标准的冰雪运动场馆,为后续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冰雪赛事打下坚实基础,并签署《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等文件,促进冰雪运动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在举办冰雪赛事的同时,推动高水平冰雪竞技赛事和群众性冰雪活动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冰雪场馆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在冰雪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北京市着重推进智能冰雪运动装备研发及知名品牌培育,河北省张家口市则重点围绕冰雪装备生产,建设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等,带动冰雪相关产业集聚。数据显示,2022年河北省冰雪产业总规模为5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张家口市2022年冰雪产业产值为17.78亿元。冰雪经济在华北地区已形成较强的区域冰雪产业集群,冰雪产业链涵盖冰雪设施建设、装备制造、冰雪旅游接待等多个领域。

  西北地区通过深度开发冰雪资源、不断完善相关设施、推动文体旅融合等,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业和冰雪旅游业。西北地区有高品质的滑雪场等资源,近年来通过加大冰雪运动及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民俗文化,举办各种赛事、节日活动等,推动冰雪经济快速发展。例如,青海省举办第二届冰雪运动会,自由式滑雪世界巡回赛在新疆阿勒泰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举办。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冰雪季,新疆S级滑雪场共接待游客207.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9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元旦假期,甘肃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冰雪游等冬季特色产品成为热门,期间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32%。冰雪经济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优化供给满足新增需求

  我国在普及冰雪运动、扩大冰雪运动场地供给等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白宇飞(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升了早在冬奥会筹备阶段就已持续高涨的踏冰逐雪热潮,冰雪运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蓬勃态势。群众性品牌冰雪活动的引领作用更为显著,多样化青少年冰雪活动的现实成效更加突出,冰雪场地设施的布局与利用更趋合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得以巩固和拓展。

  各类群众性活动助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作为现阶段规格高、规模大的群众性冰雪活动,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举办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冰雪赛事以及其他综合性活动,以“欢乐冰雪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也已启动。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等地方冰雪活动相继开展,“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向纵深迈进,大众冰雪热情持续释放。在东北,第六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推出约40项冰雪互动项目,第五届辽宁省暨沈阳市全民冰雪运动会开展约50场赛事活动。第十七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2023新疆热雪节将冰雪旅游、体育赛事、文化演艺融为一体,进一步展示新疆冰雪旅游魅力。在广东,体育舞蹈《踏雪飞歌》等令第九届广州户外运动节嘉年华启动仪式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如此,随着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攀升,室内滑雪场受到南方滑雪爱好者的追捧。

  各地丰富多样的活动助力青少年冰雪运动渐入佳境。一是多地扎实推进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建设,积极开展冬季奥林匹克知识普及和文艺活动。例如,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冰雪向未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奥场馆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启动,通过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增进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和理解,推动冰雪运动的持续普及和后备人才培养。二是按照5000所既定目标,南北共进、系统加强冰雪运动特色校建设,因地制宜把冰雪运动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蒙古积极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园冰雪”计划,2023年“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已覆盖幼、小、中、高各年龄段学生1万余人。浙江省多地中小学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冰雪运动,将冰雪知识普及课程、冰雪运动项目体验带入课堂,争创全国冰雪运动特色校。三是各级各类青少年比赛在全国范围内竞相举办,以高品质赛事提升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冰球联赛、2023—2024赛季全国冰壶青少年锦标赛以及湖北省青少年冰壶锦标赛、2023上海市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等赛事活动,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各地差异化布局助力冰雪场地设施供给稳步优化。一是统筹设计、因城施策,适度新建一批优质冰雪场地。《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各地要根据人口规模、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规划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在丰富冰雪运动场地类型方面,鼓励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在冬季浇筑室外临时性冰场。鼓励各地结合住宅开发和商业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室内冰雪场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冰雪场地共计2452个,较上年度增长8.45%。其中,滑冰场地1576个,滑雪场地876个,分别增长8.69%和8.01%。二是充分挖掘现有冰雪场地资源潜力,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供给改善。北京冬奥会后,北京、河北竞赛场馆向公众开放,并通过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引入冰雪主题展演、组织冰雪运动项目培训和大众冰雪竞技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冰雪运动体验。各地通过对早期建成的冰雪场地进行改扩建增容以及可拆装式冰场等的创新使用,渐进形成了不同冰雪资源禀赋约束下的场地设施特色化供给格局。与此同时,各地高度重视残疾人群体的冬季健身需求,通过对部分冰雪场地进行无障碍化改造,增配相应设施,有效提升其冰雪运动参与度。三是不断强化冰雪场地服务保障水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大众滑雪运动项目基础术语》等多项国家标准,涉及冰雪运动基础术语、运动水平等级评价、培训规范、赛事活动组织、场所运营管理等,有助于提高培训机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和场地安全运营能力。“冰雪惠民计划”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场馆响应,将进一步便利群众参与冰雪运动。

  科技创新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科技创新在冰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员):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我国冰雪经济发展,“冰雪热”持续升温,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各业态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加快应用,助力我国冰雪全产业链升级,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国产化进程提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发展出更多高质量的冰雪产品和服务,冰雪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冰雪装备器材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贯通冰雪竞技与群众冰雪运动、连接冰雪运动各方参与者,对提升我国冰雪项目竞技水平、推动冰雪运动广泛开展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国加快培育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开发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着力构建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加大对造雪机、滑雪板、冰刀等装备的研发投入,冰雪运动装备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有效提升。在北京冬奥会上,212项技术落地应用,国产大型冰雪机械陆续亮相。例如,国产雪蜡车涉及光伏发电、5G等多项技术;国产雪麒麟M2造雪机突破多个核心部件及整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瓶颈,利用5G智能技术自动造雪,核心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造雪机水平。电商平台消费数据显示,滑雪服、滑雪板和滑雪头盔的关注度高,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注重装备的实用性、功能性和专业性。各品牌纷纷推陈出新,滑雪装备朝着功能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等省份着力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河北省拥有几十家规模以上冰雪装备器材制造企业,产品涵盖造雪机、魔毯、索道、滑雪板、冰雪运动服饰等,张家口市发力冰雪装备制造,通过建设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等,推动冰雪装备产业规模化发展。黑龙江省发布《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从打造冰雪装备产品体系、支持冰雪装备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冰雪装备产业重点集群等方面,增强冰雪装备产业竞争力。吉林省加快推动重型冰雪装备、轻型冰雪器材与智能型装备协同发展,不断促进冰雪装备本土化,计划到2025年初步构建全省冰雪装备产业体系。

  数字技术应用助推冰雪产业发展。数字技术与冰雪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强运营效率,从而为冰雪经济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高科技手段应用于冰雪运动场馆建设,推动智慧冰雪运动场馆示范应用。数字文旅的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拓宽了冰雪经济的发展思路。例如,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运用3D+AI技术进行量化分析,虚拟还原运动员动作细节,使观众可以观看到运动员在空中的姿态和落地动作。吉林省通化市打造5G智慧滑雪项目,通过整合AI、5G等技术,智能采集滑雪者滑雪过程相关数据,并增强互动性,提供沉浸式冰雪运动体验。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在冰雪产业的应用为群众提供更多接触冰雪运动、感受冰雪魅力的机会。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3.4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达4740亿元。

  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需继续提高冰雪装备制造水平,提升自主品牌装备竞争力,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在冰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冰雪产业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丰富和优化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如何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与冰雪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也需关注。例如,在雪场建设与雪道维护过程中,尽量使用环境友好材料;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滑雪场等运动场馆管理的智慧化水平,节约能源和资源;等等。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