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优化支付服务 推动多种支付方式持续升级

发布时间:2025-01-04 12:54:19 来源: sp20250104

原标题:上银智慧|优化服务提升便利,上海银行让“老外”和老人享受支付新体验

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指出优化支付服务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为优化支付服务,上海银行亮出华付通、老年专属手机银行、网点“零钱包”、智慧助老“早课堂”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周到服务,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送去支付便利。

TourCard(华付通):解决短期入境人士移动支付不便

“不用特地去找刷信用卡的消费场所,手机支付太方便了。”乔伊斯从法国来上海,大约需要工作半年左右,听同样短期派驻上海的同事介绍TourCard(华付通)后,乔伊斯立即去上海银行咨询并申办成功。

来上海两周后,乔伊斯终于可以方便地用手机扫码共享单车、去便利店刷手机购物了。

这款为“老外”专属打造的手机支付产品——TourCard(华付通)由上海银行在第二届进博会中首次创新推出,历经几年发展,已覆盖“衣、食、住、行、娱”等各种消费场景。

上海银行将服务以小程序的形式直接嵌入支付宝、微信及银联云闪付等支付渠道,实现了“绑卡即用”;支持入境游客在线申领,绑定境外银行卡随用随充,通过线上快捷、线下扫码等方式完成消费;已上线英日韩专版,服务界面与交互体验贴近母语用户使用习惯。截至目前,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上可直接申请使用的华付通,已服务超40.2万用户。

上海银行还将陆续推出便捷申卡、额度提升、有效期延长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便捷性,为境外来华人员打造安全、易用、高效的支付服务。

老人版手机银行: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作为深耕养老金融20余年,服务逾500万老年客户的本地银行,如何关心关爱老年群体,解决他们在消费支付等方面的切实需求,行之有效地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上海银行面对信息化与老龄化交汇背景下的“新考题”,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回答”。

上海银行全面考量老年人的使用场景和习惯,持续升级打造业内首款老年客户专属“大字版”手机银行。匹配“超大字体”“易识别图标”等页面元素,设置“刷脸登陆”“指纹识别”等登陆手段,提供数字员工、同屏协助、语音读屏等陪伴式服务、支持绑卡一码付、跟随提醒、在线网点预约、一键客服拨打、精选理财推荐等便捷金融服务,让“互联网+”的便利充分惠及老年客户。

上海银行智慧助老不停歇。早在2020年,上海银行便在全行范围组织启动了“美好生活在您身边”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上海银行组织网点骨干、党员志愿者“走出去”,积极“进社区、进机构、进家门”,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为有智能技术应用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咨询讲解、使用指导等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老年群体面对智能应用“不会用、不能用、不想用、不敢用”等问题。同时,依托政银合作,2021年至今,上海银行连年参与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乐龄申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放全市200余家网点提供智能手机应用辅导场地;每月以智慧助老为主题开设“早课堂”,积极打造老年市民身边的学习阵地。

现金服务:“大功夫”着力小面额券

“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优化支付服务体系、提升支付便利性,现金是最基础的一环,如何发挥现金兜底作用,上海银行花“大功夫”,积极跨前一步,全面做好小面额现金供应保障:

一是优化机具小面额钞券供应,上海银行在研究自助机具软硬件功能基础上,自去年8月起开展ITM小票面装钞试点工作,目前此项服务已经覆盖上海地区全部网点。客户在上海地区网点的自助机具上,不仅能支取100元券,还可以按需领取20元以下小面额券,根据周边社区居民和商户现金需求,上海地区各网点灵活配备可提供10元或1元小票面钞券的自助机具。

二是优化保供畅支付。老年人习惯使用现金,但往往遭遇商家无法找零的尴尬,为此,上海银行着力解决堵点痛点问题,深入调研农贸批发市场、大小商超、连锁商户等现金使用集中、零钞需求大的重点区域,开展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宣传的同时,为各类商户提供个性化零钞封包配送服务,并为多家医疗卫生、商超、批发市场等涉民生单位提供上门收款、配款、残币回收等现金服务,月均服务超2000次。

三是优化服务惠民生,上海银行设计定制标准“零钱包”,并在全市200余家网点通过叫号机或人工方式设置小面额、残损币兑付绿色通道服务,为到店客户提供快速兑换服务,标准零钱包钞券票面包括20、10、5元,并可根据客户需要配备硬币,实现“即来即兑、快速交付”。

后续,上海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推动多种支付方式持续升级,着重加大对便利化支付环境的打造,为各类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