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这五年: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先锋

发布时间:2024-12-16 07:22:21 来源: sp20241216

  在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一张张原片玻璃经过磨边、镀膜、打孔、丝印、钢化等工序,被加工成太阳能电池面板和背板,从安徽滁州销往全球。

  近年来,滁州市因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石英矿,吸引了包括福莱特、正泰、天合储能等长三角地区太阳能光伏和储能行业龙头企业集聚,“无中生有”创造了一个新业态——太阳能光伏产业。

  借助沪苏浙的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依靠本地产业配套,滁州离“世界光伏之都”的梦想越来越近,而区域内相关产业也在跨区域协同和创新资源整合融通中受益良多。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

  滁州发生的变化只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5年来,沪苏浙皖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勇当先锋,积极探索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新路径。

  创新跨区域协同,拓展发展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强调,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走进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中心2楼大厅,墙上共建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的分工协作布局图异常醒目:上海嘉定聚焦智能传感,江苏无锡发挥先进封装优势,浙江杭州致力于新型存储,安徽合肥则突出高端计算。

  3年前,中电海康集团与上述四地签署五方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突破“感存算一体化”领域核心技术。

  如今,三省一市的参与单位已有250多台设备作为共享资源加入平台,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中试服务。

  “我们不断整合资源,互通有无,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过去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导致的发展空间不足和科技创新成果无法落地的问题。”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告诉记者。

  近年来,沪苏浙皖聚焦资源共享,强化创新共建,高起点运行合肥国家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环境实验室等,建设量子科技、核聚变、深空探测、人工智能等科创高地,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持续强化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同完善长三角“揭榜攻关”“竞争赛马”“定向委托”机制等,携手跨区域科技联合攻关,在优势互补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为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三省一市还协同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矩阵。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诞生,嘉善复旦研究院等一批跨区域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正在加快建设。

  作为科创板“蓄水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科创力量持续发力,不断凝聚起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合力。

  自2016年上海松江科创走廊G60启动建设以来,历经7年扩圈,如今更名后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座城市。

  今年11月初,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对全国贡献度达10%,对长三角支撑度达30%,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也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合作的重要标志性区域。

  过去5年,三省一市强化制度联动、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打通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创新已从过去的“单打独斗”愈发向“攥指成拳”发展。

  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

  “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一重要引擎。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经过多年力量积蓄,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涌现。

  2022年9月,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正式走向民用航空市场;

  2023年4月,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403秒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

  2023年10月,“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成功研制,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

  ……

  5年来,沪苏浙皖通力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安徽省宣城市位于长三角地理中心,在加强创新跨区域协同上,有着独特优势。“我们主动靠上去,深入融进去,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宣城市发改委主任高真理说。

  在浙江省嘉兴市乌镇实验室内,新材料检测服务平台副部长杨玉淳展示着他们的新设备:“像我身边这台X射线显微镜,可以不用拆开外壳就能透视内部结构。就如同给材料拍摄‘脑部CT’,找出问题和缺陷,帮助企业大大提高产品的性能。”

  “面向应用场景的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能够直接触达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激发全新动能,在盘活科研的同时,也撬动了地方产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桐乡创新中心副主任郑卓感慨道。

  为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核心引擎,2021年,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核心力量参与该中心建设,并与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实行一体化运行管理。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3.0时代,由‘世界工厂’走向‘全球产业高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

  目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拥有研发人员1.6万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9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得自己想办法去找资源,现在只需要在平台上提需求。”今年年初,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发布需求榜单,最终被江苏南通创新区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揭榜,并与德福伦公司签订了技术委托合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孵化。

  企业发榜提出需求,长三角国创中心搭建平台、匹配资源,对接长三角高校院所揭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这种场景在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常态。

  创新催生新业态,助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风向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关系。”陈林向记者打了个比喻。

  在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间展厅内,人形机器人GR—1款款走来,“他”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步行速度5公里/小时,负重达50公斤。

  “GR—1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理想载体。”傅利叶公司创始人顾捷说。

  成立仅8年,公司自主研发高性能康复机器人,上市产品达30多个系列,进入2000多家医疗机构,垂直应用于健康、教育等多个生态场景。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技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既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2022年10月,上海发布了《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聚焦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方向”,布局脑机接口、基因和细胞治疗、6G技术等前沿领域,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安徽原始创新不断勇攀高峰,一大批原创重大成果竞相涌现,并转化为应用产业,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5月29日,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在合肥揭牌。该公司成立后,重点布局量子计算新能力、攻坚量子底层核心技术,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

  去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长三角上榜18个,占比四成。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杭州市数字安防集群……一个个新业态集群,彰显出三省一市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新成就。

  如今,沪苏浙皖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全域产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如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取得新突破?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提出,未来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共筑科技创新高地。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等。并提出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携手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建设长三角区域量子通信城际干线网络等。

  大江东流,奔腾不息。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沪苏浙皖正不断书写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李阔、唐小丽、张玉峰、方彭依梦)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