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3:56:43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王诗尧)“好一部先锋电影,我先‘疯’了!”改编自著名作家余华同名小说的电影《河边的错误》,截至目前票房已破2亿元,创下今年同类型影片最好成绩。
《河边的错误》原著发表于1988年,是余华先锋代表作之一。据悉,《河边的错误》的影视版权辗转卖过多次,张艺谋也曾买下版权计划改编成惊悚片。余华看到改编后的剧本后,转头向张艺谋推荐了自己当时还未正式出版的小说《活着》。就这样,《活着》比《河边的错误》提早了近30年登上大荧幕。
电影《河边的错误》将故事背景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桩在河边发生的凶杀案打破了小镇的宁静。随着警察马哲(朱一龙 饰)的深入调查,嫌疑人锁定被害人幺四婆婆领养的疯子(康春雷 饰)。然而调查中,曾在河边出现的多名目击者先后遇害,让马哲的精神状态发生剧烈变化。现实与幻觉交替出现,故事戛然而止,真相无从得知。
影片结束后,许多观众的第一反应是愣住,“这就结束了?”“你看懂了吗?”“所以凶手是谁?”……观众们面面相觑,随后将目光锁定在大荧幕上滚动的字幕,期待着一个结尾彩蛋,能够被告知最终的结局。等到最后一行字消失在荧幕后,大家只好纷纷拿起手机,开始搜索电影解析及原著小说内容。
此前,余华曾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电影首映礼上介绍,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开放性,它是未完成的,而观众们的观看让作品继续完成。
当然,主创团队也早已在海报上告知观众,这是一部“没有答案”的电影。而海报上的另一个标语“不如发疯”,同样暗示了整个故事的走向。
电影《河边的错误》海报图。图片来源: 电影《河边的错误》官方微博“错误”的答案,可以是真相吗?
尽管已经被告知“没有答案”,但许多观众下意识里还是会想要探寻——《河边的错误》里犯了哪些错误?
首先,影片的名字似乎泄露了答案,错误的发生地就在河边。沉迷被虐打的幺四婆婆、感情不被世俗接受的诗人、曾被诬陷的“异装癖”理发师,甚至是有强烈窥视欲的小孩……
永不停歇的河流见证着每个人的“错误”,却对他们的悲剧结局“无动于衷”。就像电影的英文片名从“Only the River Knows”改成了“Only the River Flows”,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因为河水一直在流,错误被发现又被新的错误覆盖,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然而,执着于寻找“正确”答案的马哲,无法对这些“错误”视而不见。即使证据确凿,但是外人口中温顺的疯子为何突然杀死幺四婆婆,犯案动机不足以说服马哲,让他迟迟不肯结案。所以他顺着其他线索,发现了王宏与钱玲藏在磁带B面的秘密,同时揭开了许亮死也不愿被公开的“异装癖”……
马哲的“追求正义”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真相,反而让更多人走向悲剧的结局。与此同时,不堪打击的马哲陷入在真实与幻想的沼泽之中,逐渐“疯狂”。
“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我换上了诸神那副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电影的开篇字幕,导演就以“荒诞哲学”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的名言,为观众留下了思考的课题。无法参透的命运,亦如没有正确答案的人生,重要的是你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电影《河边的错误》海报图。图片来源: 电影《河边的错误》官方微博“一千个观众一亿个哈姆雷特”
电影《河边的错误》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全片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画面上会有粗粝朦胧的效果,导演解释是希望从写实的角度还原时代的真实情况。
其实,这种低画质、模糊的镜头是以一种观察者的角度回看过去。如果观众想要代入故事本身,即使时代再久远,亲历者的眼睛永远是真实且清晰的。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渐渐明白导演的意图。马哲的办公地点被搬到电影院的舞台、不断播放嫌疑人画面的幻灯片、燃烧的放映机……导演在真实的世界里又搭建了一个“人生舞台”似幻非幻,在现实中冲撞的马哲,苦苦追求的真相却只能在幻想中得到答案。
“消失”的三等功、冲不掉的拼图、留在弹壳里的子弹,以及10%可能有缺陷的孩子,这些让马哲陷入疯狂的情节,也将观众的讨论欲望推到了顶点。
电影上映后涌现出一批“河学家”,微博上的热搜话题是“一千个观众一亿个哈姆雷特”。他们迫不及待地找来原著阅读,从音乐到电影,从刑侦学、社会学再到心理学,各种观点碰撞发散。
因为主创团队已表明“没有答案”,所以给故事的结局带来无限想象与讨论空间,社交口碑不断发酵下,这批“自来水”成功助力了电影破圈爆发。
电影《不虚此行》海报图。图片来源: 电影《不虚此行》官方微博文艺电影门槛改造,变成坡了?
过去,文艺电影常常伴随着艺术性强、风格突出等特点,题材和内容偏小众,观影门槛也相对较高,随之造成受众少、商业价值较低等弊端。
一个多月前,由胡歌主演的文艺电影《不虚此行》上映。他曾在某次路演现场对观众喊话:“可能在市场上,这不是一部特别商业化的电影,但是我们也需要票房,需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电影现在应该有的样子。”从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电影最终仅拿到不足3000万票房。
《不虚此行》上映前,在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刘伽茵)与最佳男演员(胡歌)两项大奖,再加上胡歌与吴磊两位高人气、自带“流量”的演员,让观众和市场都对影片抱有较高期待。
电影上映后评价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能够与影片里有关生死的感悟共情,另一部分人则评价影片是导演的“自我感动”,过于文艺腔调,故事落地感不足等。
与之类似的还有刘昊然、周冬雨、屈楚萧主演的电影《燃冬》。电影选在七夕节当天上映,前期的短视频营销重点又放在了错综复杂的爱情上,导致奔着看爱情片的观众们直呼自己“被诈骗”。
即使感情可以用“说不清道不明”来解释,但故事核心、人物关系总要有基本逻辑。三个年轻人到底因为什么而困惑、迷茫,内心的真实向往又是什么,想要观众自己“脑补”却又线索寥寥,空洞且乏味。
《河边的错误》上映前,今年票房最高的文艺电影是《宇宙探索编辑部》,虽然没有大牌明星加持,但喜剧+科幻的讨喜题材冲淡了文艺片“曲高和寡”的气质,“伪纪录片”的形式更具新意及真实感,最终获得超过6700万元票房。
电影《河边的错误》上映3天票房破亿,截至目前更是突破2亿元,创下今年截至目前同类型影片的最好成绩。有网友评价,《河边的错误》在锁定群体的同时还留了个坡,欢迎所有观众。
其实,电影的基调仍是文艺片,隐晦地刻画了小众群体不为人知的边缘生活,但有意识地将观影门槛做了个改造,给观众留了一个只要愿意就能上去的破,通过开放式结局把解读权交给观众。
如今,文艺电影想要吸引更多观众入场,单凭流量明星加持或是“卖惨”、“诈骗”式宣发,将会更加举步维艰。新的受众人群对文艺电影的要求已然发生改变,创作者们不能陷在自我感动里,要求观众理解你,而是应主动去搭建那个连结观众的“坡”。(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