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或是“求救”信号

发布时间:2024-12-24 16:00:04 来源: sp20241224

  孩子厌学或是“求救”信号

  专家认为面对困难时要让孩子获得情感支持 而非额外的压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学也已有一个多月了。每年开学季前后,总会有一些家长和孩子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门诊患者中约有40%为青少年。“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因素中,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等最常见。家长往往是在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后,才会带来就诊,但行为化已是精神心理问题的后期表现了。家长应更早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副研究员魏胜男说。

  让孩子长成原来的样子

  谈起在门诊中接触到的家长和孩子,魏胜男的感触很深。

  “有的孩子厌学,已经无法上学了,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并非简单的‘叛逆’或‘不听话’,而是他们在寻求自我认同过程中遇到困境的表现,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敏感地察觉到这一点,才能帮助他们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更早一点,当孩子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低落、焦虑、易怒、暴躁,“一点就着”,情绪波动的阈值大大降低,这些都需要及早引起重视。

  在精神心理科,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会需要使用药物,但也有很多孩子辅以心理治疗。魏胜男说,这种治疗往往需要家庭的长期全力配合——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和预期,要接纳孩子,把孩子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长成他们原来的样子。

  近年来,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也在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解决心理情绪问题。葛鑫宇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西医在急性症状的缓解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如抗焦虑药物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注意力和学习效率,更好地应对日常学习任务。中医则强调“治未病”和整体调理,帮助青少年调节压力带来的“肝郁气滞”“肝火旺盛”或“肝郁脾虚”等失衡状态。

  赵新宇是珠江医院精神心理科的一名心理治疗师。他一年之中要接触上千名患者,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这个每次都俯下身子和他们保持目光平视的“大哥哥”就是自己“一伙的”。“我必须和他们成为‘一伙的’,因为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确实更难应对,你无法像和成年人沟通一样,跟他们阐明疾病的机制原理,只能更耐心地去走进他们的心。”

  心理咨询师建议

  ——应对学业困难,情感支持胜于严管施压

  孩子成绩下降,家长通常会不自觉地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比如增加学习时间或限制娱乐。但这样往往适得其反。面对困难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情感支持,而不是额外的压力。与其强迫他们“必须做到”,不如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设定更现实的目标。

  ——缓解焦虑要学会“延迟判断”、接纳情绪

  当孩子表现出学业焦虑时,家长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需要学会“延迟判断”,听到孩子抱怨或表达焦虑时,不要立刻试图解决问题或批评。相反,家长可以用一些引导式的问题,如“数学哪部分让你觉得最难?我们可以一起看看这部分”来帮助孩子具体化问题。通过共情与理解,家长能够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是被接纳的。

  ——关注过程多于结果,更有利于提高动力

  家庭教育的方式和价值观对孩子的学业态度有直接影响。如果家庭过于强调成绩导向的成功,孩子会感到焦虑,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尊重孩子个性发展、注重过程的家庭往往能培养出更具有抗压能力的孩子。有的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未竟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会让孩子感到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进而形成心理压力。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更多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并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有助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接受孩子的实际能力,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遇到学业上的困难时,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学业水平,接受孩子的实际能力,让孩子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如果孩子的水平是80分,强求他达到100分,只能徒增压力和困扰。

  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分析学业压力的来源。孩子的压力可能来自内部,比如自我要求过高;也可能来自外部,比如外界的期望。要帮助孩子消化这些压力,分析其成因,引导孩子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

  总之,学业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育方式,避免一味追求高分,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体差异。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适应性调整,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同时也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关注和支持。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