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31 04:22:03 来源: sp20241231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目标。

  贯通课程目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是为了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课程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着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材体系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无论是关键领域核心教材、经典传承教材,还是示范性新形态教材,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通不同层次、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决定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既有整体性又有阶段性,比如小学注重道德情感、初中注重思想基础、高中注重政治素养、大学注重使命担当。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

  推进分类建设。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要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在第一时间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有效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让深刻的理论变得生动。从对象角度看,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不同、认知方式不同、理解接受能力不同,如果在内容供给和呈现方式上不能做到分类化、具体化,就会影响课程教材体系建设质量。从时间角度看,做好不同学段课程教材体系一体化衔接,就要让每个学段有侧重、分层次地承载好、实现好课程目标所确定的培养任务,重点要解决好衔接不充分、进阶不顺畅、“上下一般粗”等问题,在内容选择、观点呈现、话语形式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特点。要深入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关注青少年认识成长曲线,做到各学段课程教材内容在理论逻辑上一以贯之,但具体呈现方式上相互区分,让课程教材本身的梯度推进、拾级而上符合青少年认识发展逻辑,进而让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因材施教。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教材有法,教无定法。要把课程教材用好,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一体化设计的课程教材内容要在课堂上产生良好效果,就要坚持因材施教,呈现学段特色。当前,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有的出现“越位”,有些学校在学生感性认知发育阶段为学生讲授的内容相对抽象;而在大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上有的存在“错位”,在学生理性认知成熟阶段相对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感性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立足于课程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加强对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研究探讨,依据学段特点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构建螺旋上升的教学体系。要按照教学规律来讲思政课,认真分析学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比如,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应以感性话语为主,多运用图表、故事等具象化表现形式呈现知识点;中学阶段教学内容应以生活性话语为主,以日常生活场景和现实事例呈现知识点;大学阶段教学内容要以逻辑性话语为主,呈现知识点时注重理性思维塑造和逻辑理路引导。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应围绕同一教学内容展开多层次教学研究和探讨,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呈现同一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不同学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把课程教材体系设定的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2日 09 版)

(责编:赵欣悦、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