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发布时间:2025-01-10 11:48:38 来源: sp20250110

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相互竞争、碰撞、交流、融合、升华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互相关联的文化有机整体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明延续,这离不开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多元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要坚守多样多元基础上的统一性,也要在尊重统一性前提下,保护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并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内涵和意义。他强调,“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主要表现为多元一体、团结集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文明逐渐形成了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从《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到《孟子》天下将“定于一”、《荀子》“一天下”,再到董仲舒“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等,都反映出中华文化追求统一的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夏商周时期通过“家天下”、分封制等举措有效维护了政权统一,各个地区之间有了文化上的交流互动,中华文明进入早期发展阶段,为多元一体大一统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后,确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促使经济往来频繁,带动文化交流融合,并逐渐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于一体,初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华文明初步具有了大一统的雏形。

此后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从汉代“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统一到隋唐“协同内外,混一戎华”的统一到元朝“天下一家,一视同仁”的统一再到明清“普天率土,均属一体”的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这推动了中华文明大一统传统的传承延续。政治上的统一是文化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中华民族政治上的大一统推动了文化上的大一统,“大一统”传统一直贯穿在中国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则是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相互竞争、碰撞、交流、融合、升华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互相关联的文化有机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内涵丰富。既强调多元,又强调一体;既突出集体,又强调个体;既凸显团结,又强调集中,包含着一体性和多样性两个层面的含义。从文明起源、文化表现、民族关系等方面,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方面,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含了一体性。从文明起源看,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文明稳定性和吸纳能力强,其他文明有向中原文明聚拢的特点,体现了一体性。

从文化表现看,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文化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汇流融合形成的,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集各民族文化精华于一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团结集中、牢固凝聚。

从民族关系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大家庭,各民族亲如一家。几千年的融合发展历程中,全体中华儿女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拥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含了多样性。从文明起源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曾形成过文明形态,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文化表现看,各民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色彩缤纷、各美其美,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从民族关系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日常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差异性,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意识。

参观者走进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展厅参观(2023年6月10日摄) 李贺摄/本刊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推动中华民族发展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明延续,这离不开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重要意义概括为“四个决定”,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论述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发展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添砖加瓦,各民族文化繁荣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贡献力量,各民族人民具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滋养。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无数次经历危难和挫折,但都能团结凝聚渡过难关,中华优秀文化始终传承、未曾中断,这离不开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作为连接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向内凝聚力量,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各民族增强文化认同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各民族人民增强作为中华儿女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提供了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国土统一、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文明赓续,是每位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和奋斗动力。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寸寸山河寸寸金”,任何统一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的,任何政权的确立都要有属于自己的领土,历史上分裂国土的行为是没有好下场的。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统一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让步、不能分割是我们的底线。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分裂和搞乱国家的企图和行为。历史上,国家动荡不安往往会导致经济文化停滞、社会支离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甚至会“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追求“九州晏如”“天下晏然”的安定繁荣。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团结共进,共同熔铸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当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般紧紧抱在一起,牢固不可分割,任何企图拆散民族的行为都将受到人民的唾弃。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任何时候都要推动文明赓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的伟大文明,统一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一的中华文明促使全民族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当前要继续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使其在新时代大放光彩。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历史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秦朝建立“大一统”的国家之后,“大一统”思想就一直贯穿在政治格局和文化发展中,推动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石和动力。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和价值观,一直深刻烙在中国人的血脉里,古诗词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无不反映出全体中华儿女有认同国家统一的价值观,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仰,有追求国家统一的自觉性,这促使全民族形成了牢固的凝聚力。

尽管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但也有不少分裂动荡的时期,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充分证明,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都能浴火重生,始终保持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正是在于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赋予全体中华儿女追求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国家安定团结的理想和信念,世代中国人民普遍以国家繁荣富强为荣,以人民安居乐业为福,这为国家安定繁荣奠定了民意基础。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国家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安危存亡与国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证。坚强统一的国家才能凝聚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意识,形成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和核心凝聚力。当遭遇挫折时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当遇到危难时能够奋勇向前、抗争求索,当外敌入侵时能够浴血奋战、英勇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维护了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带来幸福稳定的生活。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各民族人民坚定的意志和神圣的使命。

新时代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对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把握好统一性和多样多元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挖掘、弘扬和宣传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正确处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多元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要坚守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蕴含在多样多元的优秀文化之中的,是多元一体的统一。要增强对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认同,不断丰富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内核。

要尊重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多元,多样多元为统一性提供了基础,汇成并丰富了统一性。在坚守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立场上,尊重、保护和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

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

要进一步挖掘和阐释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起源、发展历程、影响等,为新时代发展和运用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奠定基础。

要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内涵,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起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对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建构、对中华民族团结的影响等,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

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表明我们有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实现国家统一的强大文化基础,有实现国家统一的共同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大业,需要用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牢记“国之大者”,牢记“国土不可分”。

广泛宣传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统一性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讲好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讲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独特魅力。

文 | 王亚莉(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责编:卫嘉、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