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重庆打造“渝馨家园”品牌 助残疾人群体寻得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4-12-31 00:56:18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网 重庆12月9日电 题:重庆打造“渝馨家园”品牌 助残疾人群体寻得幸福感

   中新网 记者 钟旖

  “这些都是蒋阿姨做的‘小鱼’,你们看,漂亮吗?”在明亮整洁的直播间内,20岁的小杨(化名)面对镜头毫不怯场。他语速很慢,脸上挂着笑容,努力将手上的编织作品展示清楚。这是近日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的一幕。作为“渝馨家园”的常客,半年多来,小杨学习纸艺、烘焙蛋糕、尝试剪视频做直播……收获颇丰。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馨小爱直播室内,小杨(化名)正在直播。记者 何蓬磊 摄

  为持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明确提出打造“残疾人之家”服务品牌“渝馨家园”。根据残疾人需求和基层工作特点,依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通过统筹整合现有资源,改造利用闲置社会资源,建设具备党建活动、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化体育、辅助性就业、法律维权、志愿服务、协会活动、业务代办等功能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

  重庆市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两年多来,当地已建成“渝馨家园”300多家。记者实地探访看到,这一品牌正书写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一角。记者何蓬磊摄

  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依托街道下辖的铁路坡社区打造,于2022年成功创建重庆市首批五星级“残疾人之家”。约800平方米的空间设有服务大厅、办事平台、活动室、图书角、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及文化活动中心等,可为辖区残疾人提供民生保障、文化休闲、康复医疗、日间照料、法律援助等服务。

一位残疾人正在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的法律咨询室做咨询。记者何蓬磊摄

  “我们跟残疾人朋友打交道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多时候不太愿意走出家门,缺少融入社会的机会。”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冉红介绍,基于工作经验,街道在打造“渝馨家园”时更注重“家”的建设,在医疗、教育、文体、法律等方面下足功夫整合辖区内资源,目的就是让残疾人朋友有自己的阵地可用、有综合一站式服务可享,并提供就近就便,更常态化、精细化的服务。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设置的残疾人学习角。记者何蓬磊摄

  冉红表示,在“渝馨家园”,残疾人群体可看书学习、沟通交流,慢慢地结交朋友,甚至掌握相关创业就业技能,在重拾信心的同时,也为融入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每当我告诉小杨要来渝馨家园,他都会充满期待,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小杨母亲陶女士说,看着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快乐,全家人非常欣慰。

在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们正在学习编织技艺。记者何蓬磊摄

  周一摄影课、周二纸艺花、周三书法班、周四学唱歌、周五编织班,开展技能培训、义卖残疾人手工文创……记者了解到,“渝馨家园”还会根据地方实际,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以全方位服务满足残疾人多层次需求。“两路口街道‘馨爱之家’编织志愿服务社”就是其中一个成效初显的探索。

两路口街道馨爱之家手工编织铺上挂满了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们的各种编织作品。记者何蓬磊摄

  “为残疾人服务的场地有了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经过集思广益,2023年3月,编织志愿服务社正式成立。”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邓洁介绍,经过9个多月的建设,编织志愿服务社已成为一个残疾人群体热衷参与的创业就业特色品牌,开展了两期培训,开设课程40余节,成员编织作品达三四千件,举办了20场义卖。令邓洁印象深刻的是,有次义卖一个下午就卖了七八百元,所得收入直接存入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专用账户,用于持续发展助残事业,大大激发了成员们的积极性。

在两路口街道“渝馨家园”内,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正在学习编织技艺。记者何蓬磊摄

  从钩织一朵小花学起到如今的毛线编织狂热爱好者,56岁的编织骨干蒋玉(化名)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生活的大门。蒋玉说,因为“渝馨家园”,自己退休后原本枯燥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编织志愿服务社成员在养老院为老人们送亲手编织的围巾。记者何蓬磊摄

  记者到访当天,恰逢编织志愿服务社的成员们前往附近养老院为老人们送温暖。65岁的金明(化名)把亲手编织的红围巾系在老人脖子上,神情满足。金明说,从未想过身患残疾的自己还可以发挥价值,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未来,她将与同伴一道,用公益回报社会,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的力量。(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