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问需于民 “四下基层”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发布时间:2024-12-15 15:13:31 来源: sp202412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下基层”中要求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下基层。35年来,福建省各级干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研促谋,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

  在宁德市古田县的大山里,成片的光伏菇棚下,一簇簇食用菌在恒湿恒温的环境中茁壮生长。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菌菇产业的发展之路上,印刻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七进古田、调查研究的清晰足迹。

  35年前,当宁德的经济总量还排在全省末尾时,古田就因种植菌菇走出了不少“万元户”。

  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区古田县委书记 蔡天初:1988年7月2日,习近平同志就任宁德地委书记还没有几天,他就下乡调研,第一站来古田县,他就直接到了大甲乡,看大甲乡的菇棚,又找到当地一位种菇能手彭兆旺。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食用菌科技专家 彭兆旺:问我几句话,首先就说,这个项目好做不好做,这个项目下面农民能不能接受,效益高不高,市场好不好。

  在一个多月里,习近平去了古田、屏南等9个县的13个乡镇、18个村。随后,他在《弱鸟如何先飞》这篇文章里写道:大家边走边调查、思考、研究,思绪始终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商品生产经济的态势下,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高莹:习近平同志把当时还很贫困的闽东比喻为一只“弱鸟”,他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许多富有远见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厘清了闽东地区发展的具体思路。

  习近平先后七进古田,他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研促谋,步步推进,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指示,古田县由此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委书记 张成慧: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跟总书记学“四下基层”,调查研究去破局,找问题。

  如今,宁德市农业产业实现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深入群众,问需于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也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调查研究和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过程中,得到了回应和解决。

  世代在船上生活的连家船民曾是沿海地区的特殊困难群体。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推动解决连家船民上岸问题,一座座新房建起,然而有些船民上岸后又回到了船上,这引起了习近平的关注。

  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 王绍据:他当时就想一定要到基层、到实地去问个究竟。在1998年的4月24日,我随着他一起到霞浦的我们连家船的聚居地,船很小,他自己用两手,趴在船的船板上匍匐着进去。船老大他说不是我们不愿意上岸,关键就是上面没办法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

  习近平持续深入调研,找到新的问题所在,福建省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连家船民不仅搬上岸,并且住下来、有生计、富起来。2.4万连家船民告别了风雨飘摇的生活,笑着上了岸、安了心、定了居。

  福建省福安市下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郑月娥:感恩,真的就发自内心的这种感恩之情。大家搬进新家,那天晚上我们整个村子都是灯火通明的,终于住上了有水有电的房子,兴奋得睡不着。

  连家船民上岸、茅草房户下山、棚户区改造……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抓住症结,推动一系列民生问题的解决。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在今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福建省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中关于调查研究的精髓,确定了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等13个方面调研内容,并线上调研收集了5000多条意见建议,转化为156个具体措施。在广袤的八闽大地上,党员干部们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篇章。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