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20:06:50 来源: sp20241124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外景。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外景。
中国美术学院张江校区外景。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外景。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95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国美之路”的文化品格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为国立艺术院,1928年由蔡元培先生创立于杭州西子湖畔。学校办学历史上名师辈出,汇聚了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倪贻德、傅抱石、常书鸿等一大批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人才,培养了李可染、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李震坚、方增先、张漾兮、赵延年、肖峰、全山石、刘国辉、杜滋龄等几代艺术大师,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创作出《开国大典》《南昌起义》《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等大批凝结着人民集体记忆的皇皇大作。
95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一路同行,于民族危机中奋起,在时代课题中探索。这期间,两条学术脉络始终绵延:一条是以首任院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理念,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吴大羽、刘开渠、郁达夫等一大批时代精英,共同以兼容并蓄的艺术创造开启民智、开展社会启蒙。另一条是以潘天寿、黄宾虹、陆维钊、沙孟海等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理念,他们一边赓续传统文脉,一边不断开辟具有强烈东方文化特征的艺术新境。
95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已发展为一所拥有五大校区的万人美院,成为世界上规模较大的艺术院校之一。五大校区定位明确:南山校区——汇通东西经典的现代美术教育高地;象山校区——直面社会现场的艺术创造和公共文化前沿;良渚校区——科艺商跨界融合的国际创新设计集群;湘湖校区——传承文明基因、以古开今的中国艺术“国学门”;张江校区——面向国际前沿、辐射全学科的创新创业平台。这五大校区的定位,也体现出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办学目标与学术抱负。
“会通之学”的时代新风
2006年,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始终以视觉文化高扬中国精神,以社会美育滋养大众心灵,以系统设计推动城市更新,以艺术创作助力乡村振兴,以艺术创造参与城乡营建,积极营造“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力量,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美术学院一方面积极参与新时代的国家重大战略、重大任务,贡献国美力量;另一方面从国家重大战略中发现时代的新命题,从时代新命题中制定出艺术教育新的“任务书”。近年来,学校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成立中国美术学院国学院,大力开展“中华文明基因工程”研究,举办“民族翰骨:潘天寿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宋韵今辉”艺术特展、“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等高质量学术活动;高水准完成诸多国家文化建设和艺术外交任务,深度参与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视觉文化和设计任务;持续实施中国艺术海外传播工程、“艺术使馆”工程和“一带一路”艺术创作计划;在10余个国家举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项目,搭建了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国际跨媒体艺术节、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等20余个国际艺术交流平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文交流体系;主办工业设计大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构建“创意—生产—教育—传播”协同共创的创新生态。学校还创办了美丽中国研究院,与50多个地市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助力地方文化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产业更新、生活美学的提升。
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重要任务的过程中,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中国美术学院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实转化为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行动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教育理念。教育部今年7月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国美术学院《以乡土为学院——扎根中国大地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国美术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荣获一等奖,《以人民为中心——高等艺术教育“同轴双向”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荣获二等奖。目前,学校还在持续完善两个网络,一是乡土学院网络,二是国际研学网络。乡土学院网络就是在城、镇、乡、村设立乡土工作站,其中的关键,是打通学科的知识和社会的知识、生活的知识,让师生从社会感知中观照艺术与自我。
作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美术学院长期保持艺术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地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美术学、设计学双双获得“A+”。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坚定不移贯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结出的硕果。
“未来之问”的创新密码
如今,媒介技术发展带来艺术与设计的巨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发教育与学习的变革,艺术的方式、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都在改变,教育的方式更要改变。
中国美术学院始终保持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及时感知社会需求并作出反应。目前,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科都是在科艺融合的体系中发展。自2010年起,学校先后建立跨媒体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等,引入网络社会、数字科技、新技术哲学等研究板块及相应的创作教学板块,就是要在数字智能科技的大潮中实现艺术教育、人文思想的自我迭代。
设计不但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更是推动日常生活创新和社会创新的重要动力。今年3月,在“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基础上,中国美术学院携手百余家国际设计师组织、国内外艺术院校以及数字科技与先进制造企业,发起国际设计智造联盟(DIU),共同打造一个“艺科商教”四维融通的创新联合体,深入探索“艺术—科技—思想充分联通、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教育—产业—社会整体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推动设计智慧与数字智能深度结合,促进文化创造与科技创新共生、设计进化与产业迭代共构。
2023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学校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学校12支团队分别奔赴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现场,感知文明史的宏大进程,探究文明互鉴的不息脉搏,寻访艺术背后的文明史和人类学意涵。11月10日至13日,在新启用的良渚校区,将举办相关成果展览。“文明的互鉴”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奔赴现场的行动,艺术家们在世界文明互鉴的大视野中思考艺术教育本源问题,不仅是追本溯源,更意在关注当下,感知21世纪人类文明尤其是科技文明发展的脉搏和潜在趋势。这是一项朝向百年的“国美进程”。我们的目的是超越既有的艺术史和专业观念,拓展艺术的视野——以艺术的方式解读文明史,从文明史的高度理解艺术。
“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世界艺坛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开拓实验,把创造之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更好实现中国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的沃土中开拓一条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6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