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医疗队有个“活地图”

发布时间:2024-12-15 12:20:30 来源: sp20241215

初秋,闽南某山区腹地黑漆漆一片,只有星星在无尽的夜空中交替闪烁。丛林深处,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野战医疗队正在进行夜间远程机动训练,宛若长龙的车队沿着曲折的山道快速行进。

“前方道路毁损严重,短时间无法修复,请快速处置应对……”接到上级指令,野战医疗队需要立即调整机动路线,并在预定时间内抵达指定任务区域。坐在指挥车中的参谋、文职人员林和昌紧盯地图,判定标注出当前所在位置,缜密计算后遴选出通过路线。

随后,林和昌向队长提出两条可行性方案:“首选路线,车队倒行百米后,调整机动方向,穿过蜿蜒山路,驶入乡村公路继续前进;备选路线为一条国道,需比首选路线多绕行数十公里。”队长拿出北斗导航系统,快速验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最终,按照林和昌建议的首选路线,车队倒车转弯,驶出山林,沿着乡村公路疾驰而去。

“战斗在哪里打响,保障模块就延伸到哪里。作为野战医疗队一员,练就随时能救治、随时能机动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现代化作战保障需要。”起初,林和昌只是喜爱收集、记录地方旅游地图,对于自己到过的城市热门景点、主要交通路线能如数家珍。走上参谋岗位后,他很快迷上了研究军事地形图。图上的每个符号、每个线条、每个标识,在他头脑中都可以迅速具象为高山、河流、公路、村镇等。同时,他还注重关注各地路况变化,道路加宽改造、线路调整等最新动态,他都会第一时间认真记录。

“何必费这个劲?现在军民用卫星导航都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简单搜索,就能立即规划出最优路线。”面对同事的疑问,林和昌说,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如果在复杂陌生地域,卫星信号受到屏蔽、网络受到限制,又该如何应对?科技赋能固然可以大幅提升指挥保障效能,但更重要的是练就过硬军事能力素质,只有为保障打赢多备几手、多练几招,才能确保有备无患、处变不惊,牢牢把握未来战场主动权。

从识地图、记地图到标地图、绘地图,林和昌一次次给自己抬高标准。他常问自己:如果行军路上遇到障碍,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拿出多个备选路线?能不能根据图上距离,精准测算出距目标区域的实际距离,从而确定车辆机动速度和徒步行军速度?经过实践锤炼,他的本领越练越精。

每次野外训练,林和昌都会仔细观察周围地理环境,对重要村庄车站、铁路桥梁等做到了“一口清”。如今,他手拿地图,脑中就会浮现出立体的交通线路图、地形地貌图等,是大家心目中的“活地图”。

识图、记图、标图、绘图,都是为了战时用图,林和昌一直把粟裕将军当作学习的榜样。粟裕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战争年代,他每到一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和休息,而是先把地图挂起来,有时在地图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粟裕的戎马一生,使林和昌对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有一根弦我们紧绷着,有一种使命我们肩扛着,有一片风浪我们紧盯着,有一声号令我们等待着……”激昂的旋律让人热血沸腾,林和昌告诉记者,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因为它唱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时刻紧绷服务打赢这根弦,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把本领技能练到极致,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尤昕南 刘永瑜)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