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3:35:00 来源: sp20241122
肃南县九个泉生态治理区,云杉郁郁葱葱。 本报记者 邸敬元摄
绵延千里,雪山巍峨,草原壮阔。
祁连山,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甘肃省张掖市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战场,全长800多公里的祁连山,有600多公里在张掖境内。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甘肃片区张掖段占27.29%。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张掖市祁连山北麓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时强调:“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祁连山曾经由于无序无度开发,植被稀疏、草原退化,局部生态破坏。张掖市举全市之力开展集中整改整治攻坚行动,大力整治修复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蹚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把生态红线当成“高压线”,分类施策,标本兼治
祁连山北麓大马营草原,骏马奔腾,羊群如云。
中农发集团山丹马场牧业职工刘凯文,骑着马在放牧,“这几年草原生态变化太大了。我在山上牧牛时,经常能看到成群的岩羊、青羊等,放在以前根本想象不到。”
“保护好祁连山的青山绿水,是马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山丹马场副总经理李阳元介绍,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下,山丹马场降低载畜量,在105万亩共牧区实施草原禁牧;在种植业区域每年预留作物收割后的茬地20万亩,让牲畜在茬地采食,减少对天然草原的压力。马场草原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7年的80.3%提高到目前的85.36%。
在铺好绿色底色的基础上,山丹马场打造以马文化为核心、保护性开发为主的生态旅游业,拓宽增收渠道。去年,马场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净利润达到1.29亿元。
刘凯文家2000多亩草场上,牦牛数量从80多头减至30多头,“草长得一年比一年好,牦牛肉质也上去了,减畜没减收。”每年旅游旺季,刘凯文还能通过为骑马游客服务获得收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张掖市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生态问题。
“我们把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作为‘一号工程’,每个市级领导包抓5到8个整改问题,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推动问题整改清零见底。一批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彻底解决,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张掖市副市长安维国介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九个泉生态治理区,3万余株云杉郁郁葱葱。这里原来是铜矿选矿厂,如今已看不到矿区的痕迹。资料照片上,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破旧的厂房,废弃的矿渣,稀稀拉拉的枯草。“通过下大气力整治,矿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恢复。”肃南县自然资源局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办公室主任罗英文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11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矿区矿点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治理恢复。
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厂区门口,竖着两块大展板:一块,是当初的污染和处罚情况;一块,是整改前后的对比。2017年,因为违法排污,这家公司受到严厉处罚。
痛定思痛。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升级烟气排放控制系统,新建扬尘控制和除尘净化设备,安装烟气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在环保和节能升级改造上投资1.09亿元,占总投资的34.7%。完成环保改造后,企业通过了考核,成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的供货商。“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红线和安全生产一样,都是绝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将自觉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型企业。”公司董事长闻斌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祁连山区域植被生长状况总体改善,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增加37.5%;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均呈显著提升趋势。
调查监测显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雪豹种群数量呈明显恢复态势,藏野驴、白唇鹿、马麝等大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上升,新发现了凤头蜂鹰、红脚隼、藏狐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张掖空气质量连续6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森林覆盖率增至24.8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增至49.48%。
强化监管责任体系,推动生态保护向“长治”转变
最近,张掖市生态环境局高台分局收到一张“警示单”: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显示,高台县南华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口化学需氧量排放超标,请立即调查。
高台分局立即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实际上是检测仪器自身出现异常。第三方运维人员修复仪器后,监测数据恢复正常。
“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张掖建成“一库一图十二网九平台”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形成立体化监管格局。
进入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鼠标一点,就能立即获取企业排放实时数据。工作人员点击“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监控界面立刻出现在眼前,显示出实时烟气排放数据——9.98毫克每立方米,符合排放标准。“一旦企业排污数据出现异常,平台就会自动触发警报,我们会第一时间指派执法人员实地核查。”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督查专员张飞说。
“现在,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域内多了一间小平房,我们也能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看得到,并现场核实。”张飞表示,“我们对全市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实现对生态环境全覆盖监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安维国表示,张掖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长效举措,通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行河湖长制、构建司法联动机制等措施,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监管责任体系,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由“大治”向“长治”转变。
张掖市甘州区阿薛渠新墩段村级河长曾国涛,每天坚持巡查河道,清理河道两侧垃圾,查看水环境质量,“近些年河水变得清澈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我要持之以恒把河长的工作做好。”
张掖市水务局副局长葛贵介绍,全市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1142名,212条河流及山洪沟道、81座湖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还设立市县河湖有奖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河湖管护和监督。
在司法联动机制方面,张掖成立祁连山林区法院、林区检察院,在林区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巡回法庭,近3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2起。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政法、林草、水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打好行业部门联合执法“组合拳”。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肃南县祁丰乡红石拉排天然草场上,直升机发出阵阵轰鸣声,正在对天然草原精准撒播草种。
“我们选用多年生优质草种,种子随着融雪渗入土壤表层,大大提高萌发率和成活率。”肃南县自然资源局草原工作站副站长祁晓梅说。利用积雪多、水分足的有利时机,今年5月以来,肃南县对19.34万亩天然草原实施生态修复治理。
在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张掖在甘肃省率先推动林草碳汇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张掖市林草局调研员王清忠介绍,依托黑河水电公司成立西部碳汇交易平台,全市完成35.1万亩林业碳汇和400万亩草原碳汇交易,实现净收益7450万元,“目前,我们正稳妥推进碳汇储备,建立林草碳汇资源存量数据库,为自愿减排市场交易打好基础。”
坚持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张掖探索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我们坚持做大生态工业,培育壮大综合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做强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做优全域旅游业,深入实施文旅产品供给、文旅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张掖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史多飞说。
生态旅游日益红火。
在肃南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从康乐镇出发,榆康公路串联万佛峡、高车穹庐、九排松等景点,是肃南县重点打造的精品景区。
“坐观光车,可以游览27公里线路上的秀丽风光。今年以来游客已经超过11万人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景区管委会主任李克勇说。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借助丹霞地貌等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张掖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等产业融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今年前9月,全市接待游客35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5倍;七彩丹霞景区接待游客251万人次,同比增长6.8倍。
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临泽县平川镇平川村5500亩高标准农田里,铺设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灌溉更精确。每年春耕前,平川村都要提前制定当年农业用水计划,将用水总量报乡镇水管所,再逐层上报,最后由市水务局统一分配。
2016年至2022年,张掖市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由20.7亿立方米下降到16.9亿立方米,粮食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15万亩、15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100万亩玉米种子、100万亩蔬菜等“6个百万”规模产业。“张掖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一半多。我们多措并举节约用水,努力将每一滴水、每一方水用在实处。”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说。
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近日,随着鸿飞建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张掖新能源装机达到373.5万千瓦,占全市电网总装机的70.2%。
近年来,张掖依托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初步实现了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日益丰富,绿色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将成为我们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安维国表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3日 18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