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6:26:54 来源: sp20250104
10月3日晚上12点左右,夜幕深沉,星辰点点,晚风带着初秋的微凉与湿润,穿梭在湖南长沙霓虹闪烁的街道间。
来自河北的刘先生带着家人,已经在这里进行了一场“citywalk”——白天逛了岳麓书院、橘子洲、天心阁、古开福寺等景点,晚上到湘江边上看沿江夜景,到杜甫江阁拍汉服写真,还可以到太平老街、黄兴步行街等地品尝夜市美食。
“这里夜市收摊时,早市小摊便搭起来了。臭豆腐、糖油粑粑、酱板鸭、米粉等等一系列小吃,让人吃得停不下来……”刘先生告诉记者,长沙夜市和早市“无缝衔接”,真的是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
不仅长沙,今年国庆期间,各地创新供给,推动24小时消费场景不断延展,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借助数智手段丰富消费者出游选择,带动“不打烊”的消费活力持续攀升。
丰富供给 延展多业态消费
品美食、逛夜市、赏美景,国庆期间,各地不少文旅休闲场所丰富供给,构建起“不打烊”的消费场景。
10月1日,广西象山景区“漓·象”咖啡船项目投入试营业,正式开启象山景区“音乐+夜经济”模式,让游客白天可登游船欣赏秀美桂林山水,乐享慢时光咖啡;晚上,听音乐、赏夜景、尝美食,尽享漓江夜生活,丰富的游玩业态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据当地统计,国庆假期前两日,象山景区接待游客超6.6万人次,其中18时后接待游客量接近33%。
不仅文旅景区,对于置身城市里的游客来说,全天候的消费场景也丰富多元。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甜水园图书文化港的乐刻健身,24小时营业的模式,也吸引了不少深夜运动的“健身迷”。
10月2日晚间11:30左右,正在锻炼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由于国庆期间工作需要值班,就选择像往常一样度过假期。“夜间锻炼比较安静,可以专心感受肌肉的发力。”王先生笑着说,健身房24小时营业,让不少“练友”在后半夜也可以感受运动的泵感。
城市消费丰富多彩,乡村场景供给也别具特色。在湖北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白云山的山顶上,“帐篷客”烧烤露营、观星摄影、避暑纳凉。在甘肃平凉市灵台县王家庄村,篝火晚会、夏夜“村BA”等活动热闹举办。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在此背景下,各地推动夜经济与当地饮食、节庆文化、特色体育活动等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有特色、有新意的24小时经济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美食夜市、24小时健身等丰富了消费供给,甚至通过与科技和文旅等产业融合,形成新消费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完善服务 提升多元化体验
国庆期间,多地“客似云来”。为让更多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愿消费,24小时精细化管理的服务,成为各地商家和政府部门“花式宠客”、接住流量的重要方式。
“十一假期都住满了。随着大量游客出行,我的民宿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银川市一家民宿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民宿房间已超过10套。国庆前期,为了吸引游客,把每个房间装点成风格不同的户型,让游客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挑选,同时服务人员24小时轮岗为游客提供出行建议、美食地图、打卡攻略等。
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也在山西颇为“吸睛”。为接住《黑神话·悟空》带来的文旅热度,山西的太山博物馆、双塔博物馆等全面取消实名预约并延长时间;临汾推出12个古建打卡点,设计个性化的通关文牒;还有多处景区结合《黑神话·悟空》举办鼓乐、晋剧、角色COS等现场表演,增强游客互动。同程旅行发布的“十一”中期盘点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山西旅游热度继续维持高位运转,大同、晋城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过50%。
在拓展24小时消费场景中,夜间的公共服务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感。
在湖南,崀山舜皇里旅游度假区和锦绣恐龙乐园等多个景点,不仅在“不夜城”里设置了逛街、美食等体验场所,还为游客准备了热气球表演、魔术与杂技表演秀、飞天凤凰秀等,营造出丰富的夜间场景,增添“夜”态活力。
在广东,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喜茶共同举推出“喜游广东”打卡活动。游客参与互动打卡后即可获得体现广府文化、江门文化的限定贴纸和周边。茶饮店经理卓琳介绍说,国庆期间,当地特产小青柑搭配普洱原叶冲泡的“江门限定”芝芝青柑,在智能化点单系统帮助下,让不少游客在前往江门路上就开始下单,体验智能消费新场景。
此外,各地“旅游+”活动的揽客服务也进一步刺激了全天候的旅游消费意愿。携程数据显示,今年的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将举办超3600项约2.4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比如上海节前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等四个领域发放数亿元消费券等等,助力24小时不打烊的文旅消费热潮。
数智赋能 释放场景更大活力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24小时消费场景的拓展,囊括了时尚潮、文化芯、科技核,打造出包容多元、业态融合、动静相宜、安全便捷的业态模式,释放更大经济活力。
科技核如何实现?就国庆期间而言,各地商圈、商家和文旅景区借助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智化手段,赋能消费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智慧化管理。
其中,不少年轻消费者让“AI”成为出游搭子,借助“AI搭子”安排攻略、交通、票务、酒店等出行事项。通过支付宝智能体开放生态所打造的文旅智能体也增长亮眼,杭州城市文旅智能体“杭小忆”十一期间累计服务了近150万次,来杭游客用“杭小忆”AI伴游功能讲解了杭州景点42万次。
此外在北京,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系列活动贯穿了国庆假期。展出方将AI互动融入“太空嘉年华—度假太阳系”展览中,参观者可以看到十余个来源于《山海经》的虚拟现实巨型奇观,还原神话故事。
在四川,剑门关景区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推出VR《千年奇遇剑门关》。夜间,游客还可以欣赏全息投影、灯光秀演、真人演艺、声光互动等科技手段带来的《剑门长歌》实景崖壁灯光演艺秀。
在辽宁,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同样提升了夜经济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沈阳市将夜市食品安全监管纳入“沈阳市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全覆盖智慧化监管。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最初的延长营业时间,到多业态的集约化经营,24小时消费场景的拓展已经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经济市场。接下来还可以在丰富多元消费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夜间消费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继续发力,丰富“不打烊”的消费业态。
“假日经济观察”系列报道:
之一:政策再加码 “两新”有效激发内需潜力
之二:“解锁”新业态 服务消费激发假日经济新活力
之三:积极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重大工程假期建设不停工
之四:乘国庆“交通快线” 感受发展脉动“繁华盛景”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