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建成:提高西部地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发布时间:2024-12-05 23:58:43 来源: sp20241205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记】

  光明日报记者 王冰雅 宋喜群

  春节假期刚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中央控制室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我大年初二就到岗了,这几天一直忙着开展医用同位素核心关键技术验证的供束机器研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总工程师杨建成说,“医用同位素治疗弥散性肿瘤的效果非常好,目前近代物理所在医用同位素药物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今年全国两会,我也希望国家和地方继续关注支持医用同位素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建成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改善民生。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能够提供目前国际先进的精准放射治疗法。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杨建成聚焦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应用推广提出了相关建议。

  “去年的提案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省政协的高度重视。甘肃省政协将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专门沟通对接。这说明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视的,联合了众多力量实实在在推动提案落实。”杨建成感慨道。

  今年,杨建成准备提交的提案依然围绕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展开。“甘肃有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力量,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发展了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所以,我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策设计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率,从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杨建成说。

  以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为例,目前,第一代装置已在全国各地推广8台,累计治疗约1100例癌症患者。杨建成介绍,基于第一代治疗装置,近代物理所研发了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采用了一系列变革性技术,将第一代装置的同步主加速器周长由原来的56米缩减为35米,同时实现了单束线单治疗室向单束线多治疗室的跨越,治疗效率有望获得大幅提升。目前,首台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已在广东惠州落地,预计于2026年建成出束。

  “第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实现了从无到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治疗装置将在技术上全面实现国际引领,同时实现降本增效。而医用同位素药物的研发,更将成为癌症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弥补治疗装置难适用于弥散性肿瘤的短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百姓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健康福祉。”杨建成说。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