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谈到的这句话,释放了重要信号

发布时间:2025-01-01 08:56:53 来源: sp20250101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国事访问,恰逢中俄建交75周年的历史节点,访问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发表了联合声明。

  在这份联合声明,以及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的会谈中,记者注意到“权宜之计”这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在联合声明中,是这样说的:

  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

  对于中俄关系,美西方有一种声音,认为这是两国在各自面临战略压力下不得已的选择,而中俄的这句话,是对这种论调最直接的回应。

  这句话背后,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不少人都注意到,此次访华,普京总统带来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代表团,有网友还将其概括为“搬家式访华”。

  记者了解到,这次有多位副总理陪同普京访华,分别负责经济、社会、能源、资源开发和旅游文化等。代表团成员还有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及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等。此外,俄方还派出了大型贸易代表团,成员包括10多个州区领导人及重要公司负责人等。

  为何会带来这么多人的代表团?

  中方的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真正为双方的发展振兴相互提供助力。

  中俄贸易,是理解这句话的一个重要视角。

  5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中俄元首宣布,将双边关系提升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元首还定下了到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目标。

  元首引领,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双边关系的提升,这是中俄关系发展的一层重要逻辑。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告诉记者,制定这样的目标,显示着两国领导人对于两国经贸关系的信心,以及夯实两国关系的坚定信念。

  要知道,2018年,中俄的贸易额刚刚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在这之前,俄罗斯经济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也导致中俄贸易额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俄元首为何还定下2000亿美元的目标?如果说这个数字是个结果,那中俄关系埋下了怎样的种子,给了两国元首这样的信心?

  记者搜集了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交流的新闻稿,并对其中与“合作”共现的词语进行了全量分析。记者发现,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一带一路”“能源”“高铁”“基础设施”“投资”“高科技”和“本币互换”等词,开始频繁出现。

  这一组词对应的,恰恰是中俄经贸在面对波折时寻找的解决方案。

  对于俄罗斯而言,当时,俄罗斯经济特别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2014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能源需求疲软,这也让俄罗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俄罗斯,亟需新的投资和建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恰恰为全球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提供了一个支点。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开始更为主动地推动经济转型,改变过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单一经济结构,这跟中国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很强的互补。

  从中俄元首交流内容的关键词中,也能看出这种变化的趋势:

  元首引领之下,中俄贸易,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从结构上来看,尽管能源在中俄贸易中仍起到重要作用,但相关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在上升。另外,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俄贸易中的占比则在逐步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中俄贸易受到的外部环境挑战,一直都没间断。

  2018年,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当年,普京总统访华,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就特别提到,“当今世界冲突高发,地缘政治矛盾激化,建设性协作空间压缩,经济保护主义抬头”。并且,中俄还共同表示, “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采取单边经济制裁,反对破坏公平诚信竞争原则和损害世界经济的讹诈、施压。”

  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美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大范围金融和经济制裁,试图阻断俄罗斯同外界的经济往来,给中俄贸易往来人为制造阻碍。

  在这样的情形下,2023年,中俄贸易额为240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

  也就是说,尽管存在各种波折和挑战,中俄贸易依然在2023年提前达到2000亿的目标。这个数字就是一个注脚,说明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总是按照双方的共同利益发展双边关系。

  看清这一点,就会发现,一些外媒专门借中俄贸易额增长,来歪曲中俄关系的实质,从逻辑的起点就立不住脚——中俄关系不可能因为这些杂音而受到影响,更不可能因为胁迫和施压,改变双方既定的合作节奏。

  记者注意到,此次访华,普京总统还赶往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

  在对华国事访问过程中,特别安排访问第二个城市,这在普京总统2014年以来的12次访华行程中,是第二次。

  这样的特殊安排,源于去年的一份声明。

  去年,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这份联合声明中,释放了两点有关未来中俄经济合作方向的信号:

  其一,联合声明中关于中俄互联互通的表述,从“推动落地铁路、界河桥梁”扩展为“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海运”,意味着中俄边境将建设一系列立体式的交通枢纽和基建网络;

  其二,从“扩大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变为“推动双边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这些未来方向,双方签署了80多个重要项目的投资协定。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东部,特别是远东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告诉记者,2022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存量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0.36%;而俄罗斯对华投资规模约占中国吸引外资的0.02%。双向投资方面,中俄之间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这次,在中俄元首共同发表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就专门提到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加强投资合作。

  哈尔滨,是中俄远东地区投资合作最为重要的支点。

  普京总统专程前往哈尔滨,正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两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合作。

  两国元首亲自把舵,亲自推进,这背后,正是因为中俄之间的合作,彼此成就,互为助力。

  中俄合作不是权宜之计,更要放在世界大势的语境下去看。

  正如中方提到的,中俄双方加大战略协作,拓展互利合作,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是两国共同的战略选择。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部分美西方国家极力抹黑中俄经济关系,要求中国“选边站”。而中国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选择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选择站在历史大势的一边。

  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贸易额为7101亿美元。

  在与俄罗斯做生意的这些国家中,除了中国同俄罗斯贸易增长较快外,印度、土耳其、阿联酋等发展中国家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也都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俄罗斯与印度的贸易额几乎翻倍。

  这些数据,和一句话紧密相关——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从2022年开始,这一表述也开始被中俄两国元首频繁提及。

  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粮食产地,本就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美国激进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导致全球通胀高企,俄罗斯的地位变得更加凸显。

  去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就提到,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遭受贸易争端夹击的风险——必须在它们既不想要也不需要的经济冲突中选边站队。这些因素,都会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并损害其结构转型的前景。

  而要激活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有必要促进国际贸易。正因如此,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同俄罗斯做生意的意义,不简简单单只是贸易往来。

  就拿土耳其来说,汽车是去年土耳其向俄罗斯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去年,由于地区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土耳其仍旧没能走出高通胀的笼罩。土耳其货币也由于美联储的持续加息,承受着巨大的贬值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制造业成了维系土耳其出口,并支撑土耳其经济的关键支点。

  2023年,土耳其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汽车出口下滑了22.5%,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则增长了42%。最终,即便面临经济困境,2023年全年土耳其出口仍然创造了历史纪录,其中汽车出口成了对出口贡献最多的行业。

  可以看到,汽车等一些被列入美西方国家对俄制裁的物品,其实是很多像土耳其一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所系。

  美西方国家滥施制裁,根本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追求美好生活的应有权利。

  因此,中俄也一直在用行动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公正稳定的多极化格局。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会谈的新闻稿中,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都强调了一遍,中俄将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沟通协作。

  今年1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担任2024年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同一天,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

  成员的增加,意味着金砖国家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声音,将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都非常关注的国际金融和经济领域,也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受困于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遭到破坏的局面下,去年,包括中俄在内的金砖国家成员加深了共识——要持续探索在跨境交易中增加本国货币使用和支付工具的多样化,以此来保障和促进金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正如中俄两国元首作出的判断: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新兴大国地位和实力不断增强,世界多极化加速显现。

  在大势之下,中俄自然也会进一步加速推动发展潜力、资源、机遇等因素,朝着有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方向发展。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把握这样的世界格局和历史趋势,就能看懂,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以大国担当,承托人类共同价值与追求的中坚力量。

  (“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子怡】